“俞敏洪语录”绝对不做自己能力控制不了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能当大厨,这样当你的大厨撂挑子的时候,你还可以救场。
“俞敏洪创造”创业一定要从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开始,这是所有创业成功者的共识。阿里巴巴的马云、巨人的史玉柱等等创业精英,都有这样的看法。
创业是一件风险极大的活动,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最首要的目标不是如何“做大”,而使如何“站稳”,“能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俞敏洪在“中关村优秀留学人才企业”的会上,谈到自己的创业体会,他明确地说:“促成创业取得初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创业者本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或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威信和说服力,才会有更多有才能的人愿意追随自己。”
新东方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领跑者,这和俞敏洪对于英语培训的熟悉是分不开的。
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没有丝毫问题,而且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对于英语教学自然是轻车熟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见地。他对于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需求等等,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还有一点很重要,俞敏洪曾经兼职在培训学校讲授过两年英语,他对于各种英语培训学校的优缺点十分了解,对于参加培训学生的需求,他是一清二楚。所以,他创建的新东方,很快就站稳了脚步。
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来就会轻车熟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结果。可以说,俞敏洪因为对培训行业的熟悉,使他操作起来犹如钟表一样的简单。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他自己的专业就是英语,而且对于培训市场的行情很熟悉,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他就很容易选出符合自己的要求的老师。
俞敏洪本身是对于英语的业务非常熟悉,所以,开始大量的课都是他一个人在顶着,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事后讲课质量得到了很有效的保证。即使后来新东方来了大量的优秀老师,俞敏洪的教学仍然深受学生欢迎。有人将新东方的教学风格分为三大门派:激励派、学院派和激情派,而俞敏洪就是“激励派”的掌门人,他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舞学生的斗志,渲染气氛,将一堂课上的是新鲜有趣、活泼生动,更让人有一种浑身充满力量的感觉,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都以听过俞敏洪的课为荣。俞敏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毫不谦虚:“我去给学生上课,我一定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打90分应该没有问题。”
俞敏洪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GRE的词汇量。新东方的老师在鼓励学生的时候会这样讲:“你们要过四级吗?词汇最少也要有五千到六千的样子吧,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新东方有一个人,有13万的词汇量……13万啊。对,这个人就是老俞。不过请同学们不要太惊讶,这13万词汇中有5万多是中文词汇。”
这多少有点调侃老俞的味道在里面。不过这个数字还是很准确的。13万词汇量减去5万中文词汇,就是7万多英语词汇。俞敏洪的GRE词汇量最多的时候的确能够达到7万多个。7万多个英语词汇量是个概念?流传最广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收录的词汇量也不过3000词释义,183,000词条,收录85,000例证。而俞敏洪就掌握了7万多个词汇,而且对于其用法、释义是了如指掌。这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了,也是令人赞叹的。
不仅如此,俞敏洪还出版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是中国很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专家。
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听过俞敏洪的课后,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新东方的快速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创业宝典”企业发展的规模大了以后可以搞多元化,但是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事开始。青年人心目中的创业偶像马云说过这样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创业者在具体运作时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具备熟练地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对于市场的深刻洞察力是保证自己在业内游刃有余地发展的必备条件,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创业的成本,减小失败的风险,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创业实战”现在年轻人中有一句话很流行,叫做“边打工边创业”,这个一方面说明年轻人对于创业的渴望,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对于创业的一种理性态度。边打工边创业,求的是一个稳,要在打工的而过程中学习经验,增长见识。当然,创业不一定非要边打工边创业,但是经验是不可缺少的,创业一定要做自己最为熟悉最为了解的事情,这样才能够保证创业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创业的初期,这一点尤其重要。
通过学习增长创业经验
创业者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以及从网络上学习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尤其是比较专业的经济类媒体等许多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与有经验的人士广泛交流
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和他们交流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更深刻。
先打工再创业
先打工再创业是时下很多想要创业者的选择。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先就业再创业的人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创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学习游泳一样,不跳下水是永远也不会知道游泳的滋味的,所以,最深刻的经验就来自于亲身实践。就像俞敏洪一样,在民办培训学校做过几年教师,对于培训市场有了深刻的了解,再进行创业就会水到渠成,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学习,总能找到增长创业经验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很重要的。善于学习和总结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