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积累而成的世界
13020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思想者的使命就是为人们理解和描述世界提供概念和说法。这些概念和说法不一定会有实际的用途,但可以使人们在面对世界时不至于失语。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讨一个说法是人类心智的基本需求。这个说法就是思想者所构建的理论。思想者的理论构建需要符合两个基本标准:其一,尽量不要和现有的经验观察相悖;其二,尽量使自己的理论能够自圆其说。构建一个完全不和经验观察相悖的理论是不可能的,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理论也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思想者务必要抑制自己的雄心。

思想者的核心任务是设立概念。对于一个演绎体系来说,设立概念几乎就是唯一的任务。这是因为,高质量的概念其实已经包含了推理的谓项,而如果没有明确清晰的判断,高质量的概念也不可能形成。对于思想者来说,概念的突破在于找到看似不相关的现象之间的共同本质,换句话说,就是概念外延的拓展。在这个拓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概念之间的关联会被揭示。这些相互关联的概念就构成理论体系。

本书的理论目标是寻找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的共同本质,但其主要着眼点却是对于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类社会——说些什么。人类社会系统(它仅仅是有机系统的高级形式)的一个特点是,它有一个明显的、逐渐复杂化的趋势。本书的目的,就是解释这一趋势,或者说,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个说得通的说法。

本书理论的形成受惠于无数先辈思想家的思想成果。其中,作为本书的思想开端的是两位思想家,一位是亚里士多德,另一位是达尔文。本书从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了“四因说”(尽管只是保留了其中的“三因”,抛弃了其“目的因”概念),从达尔文那里继承了“自然选择”理论。本书所做的,其实就是把他们两位哲人的理论结合起来。笔者在这里对两位先贤表示敬意。

本书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导言,另一部分是正文。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正文中,主要的思想内容是环环相扣的;而导言的部分则把思想之流中的重要节点加以解释,并且从整体上对理论的特点加以说明。

本书正文采取的是我称之为“格言式文本”的形式。采取这样的方式有两个原因。其一,本人试图恢复古典作品如《老子》、《论语》的写作方式。需要承认的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启发。其次,这样的写作方式具有很大的优点。现代通用的长篇论述格式经常需要“话分多头”,这往往使读者迷失方向——虽然可以在各个细节上做出充分的论证。“格言式文本”则可以使读者的思绪一气呵成。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偏见,我认为多么复杂的思想(当然,资料性的著作除外),都可以在二十万字之内把它说清楚。本书就秉承这样的一种思路:保持最小篇幅。即便如此,本书仍然有能力对一些重要思路多次重复,因为重复是传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书对于先辈思想家的引述基本上全部以注脚的形式出现。这些人的思想,有些是真正启发了本人的思想,有些是和本人的思想不谋而合。当然,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发明权在他们而不在我。我在书中把他们的思想列出,是对他们思想成果的认可,并向他们表达敬意。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方家可能认为我对某些思想家的思想理解有偏差或者完全错误。这没有关系。我认为思想的作用在于它传达到受众后所发挥的实际效果。只要某种思想启发了另一个人的思考,这就够了,最初发出思想人的真正想法其实并不重要。我一直以为,创造新思想的人都是对前人的思想特别是大师的思想一知半解的人。完全理解了大师思想的人会被大师完美的思想体系所征服,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做出重大创新的。

本书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项。其一,发展了一种试图统一解释生物现象、生态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论。寻找这样一种理论,一直以来就是思想界的追求之一,许多人为此做过可贵的尝试,本书是一次新的尝试。其二,许多理论家都曾经尝试解释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迄今为止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等级制的。也有许多思想家曾经多次设想建立“人人平等”的乌托邦。本书证明:等级制是人类社会的宿命,这是因为本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等级制存在的根本原因:等级是信息和能量积累的惟一途径,而信息和能量的积累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进而,没有发展的社会会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消亡,只有发展的社会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只有积累者才能够生存。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本书所引用的大多是西方思想家的思想。在本书涉及的许多问题上,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一些宏观的论述,但针对性很强的论述极为少见。我想这是和我国的学术传统中“术业专攻”精神的不足有关。中国的学术转型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但我们在“术业专攻”上所取得的成绩显然非常有限。不过,中国古典思想家跨越时空的思想力仍然是令人震撼的,本书开头引述的三位思想家的名言就曾给过本人“醍醐灌顶”般的启示。

在本书的最后,附有一个概念释义的部分。本文开头已经说过,本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概念。如果说本书的正文是理论的“纲”的话,那么这部分概念释义就是理论的“目”。本书的所有概念都是使用大家熟悉的词汇,但和公认原有的学术定义和日常生活的定义都不相同。因此,将本书的核心概念最后加以梳理是有必要的。

本理论是作者二十年“开门造车”的结果。之所以说是“开门造车”,是因为作者时时把设想的理论和前人的理论、和现实生活、和本人的经验相验证。这个理论肯定有漏洞,但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漏洞的理论,区别只在于漏洞的大小,是否危及理论的基本自洽。而且,我相信这一理论也需要修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肯定还会发现新的理论、新的事实,并经历新的世事。还有,在理论展示给读者之后,读者的批评可能也是理论修改的一个主要的动力和原因。我希望能听到批评甚至批判的声音,因为没有批评就意味着理论的死亡,或者意味着它还没有真正诞生。我期待着讨论和批评的到来。

高永平

2008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