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老越健康
13018300000063

第63章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功能都要经过发育、成长和衰退几个阶段,但因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生理上难以明确统一老年期限。一般发达国家和地区,多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规定60岁起为老年期;我国规定60岁到80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人到老年后生理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特有的变化,且具有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

(1)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

(2)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尽管现在的医疗条件恨先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延缓自身的衰老。体育锻炼对老人的作用毫无疑问,但是老年人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具体如下:

(1)老年人消化功能的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黏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和提高肝脏的功能。

(2)神经组织功能的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的重量减轻。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减弱,神经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因潜伏期延长而迟钝。因此老年人易产生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预防大脑衰老。表现为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潜伏期缩短,从而使动作敏捷,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体育运动还能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推迟全身的衰老,防止老年性疾病。

(3)心血管功能的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特点是,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血管壁生理性硬化,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心肌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扩张,血流改善,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心脏的功能。另外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可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粒的含量增高,它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总之,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血管系统机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速度减慢。

(4)呼吸功能的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生肺泡经常性扩大而出现肺气肿,使肺活量及肺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体育锻炼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提高呼吸肌的收缩力,加大胸廓的活动幅度,改善现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增加吸氧能力,从而提高全身各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其他疾患。

(5)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

老年人骨代谢减弱,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弱,脆性增加,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骨折。关节软骨软化,弹性减退,关节面不光滑。关节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韧带退行性改变,使关节活动受限。

经常参加锻炼,对骨骼和肌肉都有良好的作用,如减少脊柱外形的异常(像驼背等),使骨质疏松的速度减慢,还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

总之,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掌握好运动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只要运动处方是有效的,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减缓随年龄增长机能减退的速度,起到抗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