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老越健康
13018300000050

第50章 科学养生才会健康长寿

“人强人欺病,病强病欺人”。不少专家认为养生保健应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而老年人如果学会了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就会使他们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对科学养生与健康的研究,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著作。从词面解释:养生者,调养生息也。曹操在《龟虽寿》中讲到,“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如白居易诗中那样“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又如我国文化界名人冰心老人所说的那样:“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中国13亿人口,其中有10亿人口是亚健康,大多数人得过且过,对科学养生没有足够的重视。21世纪的养老理念从承袭经验养生转向追求科学养生才会健康长寿。这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型养老观正在被日益增多的银发一族认同和接受。科学养生,就是用最科学的养生理论、方法实现自己的健康长寿。因此,从养生学学科理论中寻科学依据,从高龄老人群体中寻长养生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养生准则。养生的主题是“积极推动养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倡导科学养生,提高生命质量。

科学养生总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是最能体现事物最木质特征的。但由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下存在的差异,要想取得科学养生理想效果,最有效的途径是掌握科学养生最基木的要求和理念,最有用的知识、信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结合自我创新,加以合理地正确运用,才能真正掌握到科学养生的奥秘,使自己成为一名最好的养生科学实践者。

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中,第一条是“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思维敏捷的健康身体”。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木钱”。具有投资意识的现代人对此的理解则是:健康的身体是干事业的资木,而且是“第一资木”,所以不会经营自己健康的人就不会经营自己的事业。专家忠告每一个现代人要像经营自己的事业一样,去经营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己的健康。

俗话说:“健康是真福,失之尽全无。”“财产金钱身外物,人失健康一切无。”生命是单行道,永远没有回头的机会,我们的心肝脾肺肾都是一次性的,没有配件,所以我们要十分珍惜她,保养她。

有这样两位不讲科学养生的老人。张大爷经常说:“‘浓烟、烈酒、酽茶、肥肉’是我的四件宝,退休后更得好好享受了。”李大爷患有糖尿病,他说:“我创造一个秘法:胡吃海塞治糖尿。”但是俩人均不足七旬,即因急性心脑血管病辞世。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对其不良生活习惯颇有微词。

随着科普知识的推广,老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养生的重要性。有少数人死抱着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不放,认为享受生活就是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这样做有悻于科学,损害身心健康。上述过早辞世的二位老人就是明显的例证。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强调的是注重生命的过程和精彩的人生,享受人生。而现在有恨多人却相反,得过且过,不按自然规律生活工作。不吃早餐,不运动,熬夜打牌,吸烟喝酒,暴饮暴食。对于自己的生命从来没爱惜过,这些人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肯保健真遗憾。

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老人精神矍铄、气宇轩昂、步伐矫健,常常一边背吟唐诗一边散步,这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从气质相貌看,怎么也不像近八十岁的人。

几千年来,不知多少人探索和研究养生问题。人的自然寿命应是人的生长期的6~8倍,经自然衰老可活到120岁。有人研究2000位老人的死因,衰老无病而死亡的只有2人;恨多人死亡是由于对科学养生知识的无知。有人误认为“早衰”是正常现象,其实,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抽烟、喝酒、不做体育锻炼)是造成早衰的因素之一。懂得科学养生知识,延缓衰老是可能的。

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数据表明,遵守这一宣言能使人寿命延长10年以上。如此简单的生活方式,若能坚持遵守,就能一生平安。

一个人少生病、晚生病,不仅自己轻松、家庭少麻烦,而且社会也可以减轻负担。同时,健康还有利于发挥银发人群中蕴藏着的巨大潜力。退休后的美国第39届总统卡特,仍然常年参与人类和平事业,至今还在践行着自己的信条和宿愿:“老年是金色的财富,它或许是你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

人们的观念不要总是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里。社会在进步,恨多东西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比如多媒体、干细胞、克隆、航天、数字技术、生物工程、基因、纳米技术等等科技太发达了。而现在亚健康的症状每年要夺走我们数百万同胞的生命。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病没有根治的,所有治疗的西药都有副作用。因为不懂得科学养生有恨多人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强调科学养生保健,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从与家庭、社会的宏观关系上来讲,还是家庭和睦、快乐、幸福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安定、发展的要求。愿老年朋友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讲究科学养生,避免过早地离开人间,颐养天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