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老越健康
13018300000004

第4章 步入老年的生理变化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步入老年后,生理上的变化给老年人带来恨多不适、烦恼和困境。因为生理各个器官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生理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的调节适应能力也在下降,多种生理功能产生障碍。

人到了老年,从外貌、形态到身体器官都出现了老化的现象,也是在告诉人们已步入老年的一种迹象。

(1)外貌的老化

因皮下血管发生营养不良性改变,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由于椎间盘萎缩和脊椎骨弯曲度增加,下肢弯曲,骨质疏松等原因使老年人身高下降。

(2)形态的老化

老年人形态上的老化,主要指细胞的变化、组织和器官的变化以及整体外观的变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3)感觉器官功能下降

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4)神经运动机能缓慢

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不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在劳动工作中,势必跟不上青壮年。一些老人常采用好谈“当年勇”的心理自我防御方式,以补偿和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

(5)记忆减退

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有命名性遗忘。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6)性格改变

老年人性格逐渐发生改变,因常不为老人自己察觉,故多否认。性格改变的特点是:由于记忆力减退,故说话重复唠叨,再三叮嘱,总怕别人和自己一样忘事。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维散漫,说话抓不往重点。学习新鲜事物的机会减少,故多根据老经验办事,固执、刻板。工作能力下降,会增加老朽感、无能感、情感脆弱和情绪不稳定。有些老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影响人际关系,乃至夫妻感情,彼此抱怨对方脾气变怪了,对不起自己。实际上,双方的性格都因年老而改变,但又只看到对方在变,互不理解。

(7)适应能力的变化

老年人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下降,体力活动时易心慌气短,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对冷、热适应能力减弱,夏季易中暑,冬季易感冒。一些年轻人恨易应付的体、脑力劳动,老年人常难以负担。由于对体位适应能力减退,老年人血压波动大,代谢能力低下。

(8)呼吸系统的变化

步入老年时期鼻软骨弹性开始减低,黏膜及腺体也开始慢慢萎缩,整体气道防御功能下降;咽黏膜和淋巴细胞萎缩;气管、支气管黏膜也开始慢慢萎缩;肺泡壁变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残气量增多,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退化。

(9)消化系统的变化

口腔牙龈比年轻人萎缩多了,食欲开始出现减退现象;食管肌肉萎缩;出现肝细胞数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等消化系统的变化。

(10)免疫系统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老年时期人体免疫功能与机体衰老呈平行下降。主要表现在:

①胸腺。老年期胸腺明显萎缩,血中胸腺素浓度下降,使T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表达均相应极度降低。

②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明显减弱,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减弱。

③β细胞、β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应答随增龄而下降,抗原和抗体间的亲和力下降;需要T细胞协助的体外免疫应答也随增龄而下降。

④自身免疫。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大大增加,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随增龄而减弱。除攻击外来病原体外,还攻击自身组织,引起机体衰老死亡。

生老病死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能使人延年益寿,但长生不老的妙方毕竟是不存在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生理机能将逐渐衰退,新陈代谢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体质减弱、多病及心理功能衰退,因此不宜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不能像青壮年那样冲锋陷阵了。老年人承认这个现实并正确对待,就会拥有一个健康、长寿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