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后进生转优妙招
13015500000004

第4章 实行心理干预,让后进生提高自控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后进生易怒、易暴,情绪波动极大,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大动干戈,缺乏自制力。这样的行为不但对后进生自身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还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一个有自控力的人永远都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果缺乏自控力,就无法很好地约束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缺少自控力的后进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因而他们的精力很少能够集中到学习上,这一点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很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缺少自控力的后进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他们自身的情感、欲望、情绪,施加正确的控制,疏导郁积的情绪,提高后进生的自制力,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山西阳泉市矿区段家背小学孟启楠老师,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位脾气火爆、成绩很差的棘手后进生。

一天早读时间,班干部小夏组织同学晨读。其中一位同学小军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边走边大声说话。孟老师正要去阻止,小夏已经走到小军面前,要求他坐回原位读书。不料,小军不由分说,朝着小夏的胸口便是狠狠几拳。小夏顿时脸色发青,捂着胸口,蹲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起来。几个胆小的女同学吓得叫了起来。

见此情景,孟老师马上让两名同学搀扶着小夏到校医室,请卫生老师检查,自己将小军带到了办公室。到了办公室,小军依旧拳头握得紧紧的,牙齿咬得格格直响,喘着粗气,怒目圆瞪,嘴里还喊着粗口:“×××,该死!打死你!”

为了稳定小军的情绪,孟老师带他到水龙头前用清水洗了个脸,找出纸巾给他把脸擦干净。慢慢地,“咆哮的狮子”平静了下来。

孟老师问:“你为什么要欺负同学?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他骂我!”小军生气地说。

“他只是让你好好读书,骂你了吗?”

小军低下了头,但双拳依旧紧握着。

自从入学以来,小军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一会儿无缘无故一拳过去,把同学打得鼻血直流,一会儿又莫名其妙地掐同学的脖子、揪女同学的辫子、咬同学的手……他已经成为人见人厌、人见人怕的“小霸王”了。

暴躁的脾气不但影响着小军的正常成长,而且由于经常与同学打架,他的精力无法集中到学习上,严重地影响了小军学习成绩的提高。小军为什么脾气那么暴躁呢?孟老师带着疑问对小军进行了家访。

小军的爸爸说,他自己脾气比较暴躁,对孩子的管教较急躁、粗暴,一看到他不听话,便烦了就骂,急了就揍。小军的妈妈对小军则是放任自流。由于小军经常打架闹事,所以,他们的精力全都放在对他的管制上。只要小军一天不打架他们就很满足了,从来没有奢求过小军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小军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行为也越来越放肆,幼儿园时就成了园里的“小霸王”。

另外,孟老师还了解到小军特别喜欢看攻击性较强的漫画、动画片等,还经常对里面的攻击行为进行模仿。

为了教育小军,孟老师经常与小军的爸爸交流,劝导他不要用粗暴的方法教育小军,要与小军多交谈、多沟通,同时,又与小军父母配合彻底清除那些带有暴力倾向的漫画、影碟,教导小军看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书报、电影。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有机会,孟老师就与小军进行个别谈心。特别是当他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就让小军第一时间来找老师,听取老师的意见,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当他行为偏激时,孟老师也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从不与他正面冲突,尽量让他静下心来。孟老师的宽容和爱,使小军再碰到不顺心的事时,便把心中的不快告诉孟老师,寻求帮助。

为了了解小军每日的情况,孟老师还引导他记心理日记,在日记中尽情倾诉自己的心声和不快。当发现他有脾气暴躁的苗头时,孟老师便立即通过谈心或者活动转移他当时的不愉快、压抑的情感,帮助他走出心灵的阴影。

同时,为了不影响小军的学习,每当打完架,只要他平息下来,孟老师便让他马上回去听课,不进行罚站。而小军因为打架耽误的课,孟老师也马上帮他补回来。小军以前基础很差,于是每到星期天,孟老师还为他补以前学过的知识。

渐渐地,小军有了进步。为了奖励小军,孟老师与他约定,如果一周内没有与其他同学打架或者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加盖印章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领取小奖品、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在班上公开表扬等。

孟老师让其他后进生也加入到帮助小军的队伍中来。他希望同学们可以尽可能地谅解小军,当发生冲突时,不要与小军对着干,能宽容时且宽容,待小军头脑清醒时,再与他进行说理。同时还让同学对小军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共同帮助和小军自身的努力,小军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和同学的关系也一天天地改善了,还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因为脾气好了,他很少与同学发生争执,因打架而误课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在孟老师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像小军这样的后进生并不少见,他们易怒、易暴、情绪不稳,常常因为一件小事便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不但妨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暴躁是种不良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心理问题。暴躁的人沉不住气、易受刺激,稍微受到一点刺激就会大发雷霆,大声怒吼,抑制不住自己。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后进生脾气如此暴躁呢?

首先,从生理方面看,处于发育期的学生,经常会表现出缺乏耐性、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的过激行为。

其次,从心理方面看,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从小就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受挫感十分强烈。他们的心理波动很大,情绪变化激烈,自控能力又很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遗传因素和教师、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品行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遗传和后天教育。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对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中的放纵、溺爱也是暴躁脾气铸成个性缺陷的重要原因。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没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导致老师与学生的矛盾日益恶化。

总之,后进生出现问题不是由自身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因而,老师在与后进生进行沟通交流时,绝不能对脾气暴躁的后进生进行简单的训斥、批评和处罚,这样做是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的。教师应当深入细致地了解后进生的心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使之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顺利完成学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导后进生增强理智,学会克制自己的怒气。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下面的几种方法:

1.及时心理疏导

有些后进生因为过度的心理压力变得脾气暴躁。教师要及时洞察后进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后进生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及时进行疏导。

2.家校联手进行干预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往往会事与愿违,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常与家长联系,帮助他们采用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要尽量统一,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切忌过度宠爱孩子以及采用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3.增强理智感

教师要教导后进生增强理智,在遇事时多进行思考,多为别人考虑,多想想冲动的后果,从而认真对待,慎重处理。一旦发觉自己想要冲动时,要及时克制,加强自制力。

4.教会后进生一些克制暴躁脾气的好方法

教师应该指导后进生,当发觉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为了避免立即与人发生冲突,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其他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5.体谅他人感受

我们要教会后进生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体谅别人,即使自己心中不快,也不要迁怒于人,更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强加给别人。让后进生换位思考,去体谅别人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让后进生在家里墙上和课桌上贴上“息怒”、“制怒”一类的警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冷静,也可以让后进生用一个小本子专门记载每一次发脾气的原因和经过,通过记录和回忆,在心理上进行分析梳理,从而进行自醒,减少以后怒气发作的次数。

总之,后进生脾气暴躁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累积的结果,所以纠正后进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矫正治疗,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中去,以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