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后进生转优妙招
13015500000018

第18章 不断补习旧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

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是原来的基础就比较差,这就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学生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在补习旧知识上下功夫了。

以前的知识掌握好了,也就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指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帮助他们实现从学习基础差向成绩优秀的转变。

案例一杨步国是重庆市武隆中学的优秀教师。在杨老师的班上存在着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杨老师给予了一定的分析和帮助,让他们尽快把基础知识打牢。

吴群芳是杨老师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她在学习上一直很勤奋,但是由于她的基础知识比较差,而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应该补习一下以前的知识,所以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她的成绩排在班上的三十几名。吴群芳自己和家长都很着急,认为是她学习不够刻苦。后来她就更加勤奋用功,天天早起晚睡,经常在熄灯休息后还悄悄地躲在被窝里看书。尽管这样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到期末考试时,她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比以前考得还要差。

到高一第二学期时,吴群芳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了。为了节约时间来学习,她平时很少去运动,从而导致了体质的下降,进而更影响了学习。在接下来的测验中她又考得不理想,于是她含着满眼的泪水和一脸的困惑对杨老师诉说:“杨老师,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努力,可成绩总上不去?和初中时相比,我花了几倍的时间,而收获却是如此之少,是不是我比其他同学笨呢?”

杨老师帮她分析了她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弱点,要求她不断地加强自己基础知识的训练,每天都要去补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只有把基础知识打牢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会觉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学习游刃有余了。

后来,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吴群芳加强了对以前知识的学习,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基础知识,慢慢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案例二聂川博老师是海南省海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他曾经帮助过无数原来基础差、没有自信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一个个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小华就是其中一位。

开学后小华就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了,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能考入一所好的大学。但是由于基础较差,小华的成绩怎么也提不上来。他也努力过,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对方向,也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于是小华就天天玩,不学习,好像自己很快活的样子。其实,在他的心里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他还是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的。

后来,小华的母亲多次打电话和聂川博老师联系,并探讨小华的学习问题。和小华见过面后,聂老师再次详细地询问了小华的情况,问他还想不想上大学。小华使劲地点点头,说:“想!上大学谁不想啊?我只是担心成绩太差考不上罢了。”

聂老师又问他:“如果努力了就能考上的话,是否真的愿意努力?”

小华说:“愿意!”

然后聂老师对小华说:“只要你确实愿意努力,我就教你怎样来努力,你肯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的。”

这样,小华一下子就被聂老师说动了。

接下来,聂老师就帮小华分析出他的不足在于原来的基础不好。针对这种情况,聂老师提出要加紧补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例如,小华的数学基础很差,聂老师要他从初中的数学开始补起,并要求他每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都要学习,不许偷懒。

小华按照聂老师的要求去做了,学了一个星期后,他就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做题速度提高了,正确率也上升了。小华觉得原来怎么也学不会的东西,现在觉得一下子都变得简单了,这使得他学习的信心也一下子增强了不少,觉得自己上大学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了。同时,小华也觉得学习不再那样枯燥乏味,感觉到学习也是很有乐趣的,并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享受。

教师要想改变原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而补习旧知识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在案例一中,吴群芳因为自己的学习基础差,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产生了厌学等情绪。她在学习上是比较刻苦的,而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使她的自信心大打折扣,继而产生迷茫、困惑甚至自卑的心理。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她的基础比较差。

杨老师帮助她分析出主要原因,并要求她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从而改变所处的困境。在杨老师的指点下,吴群芳在补习旧知识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群芳的成绩确实得到了提高。

如果吴群芳没有找到自己问题的关键所在,不重视以前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她就不会获得后来的成功。

在案例二中,小华从一个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的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聂老师很好地分析了小华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根本原因,给小华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其中就包括要求小华加强对以前知识的学习。

小华以前的基础比较差,后来非常刻苦地学习,可是,他发现自己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效却一点也不成比例后,就渐渐地失去了自信心,感觉看不到希望了,从而觉得学习是件比较痛苦的事。

后来聂老师先和小华进行谈话,真正了解了小华的困难所在,正确判断出小华学习链中断的地方,然后再让小华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进行系统的补习。这样一来,由于解决学习基础差的关键点找着了,小华的学习路线也就通畅了,学习时就自然而然地觉得简单多了。

小华的转变关键在于找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并恰当地进行了学习上的补救,也就是加强了对以前知识的补习。

补习以前知识的意义是重大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努力,一起去改变学生学习基础差的局面。

后进生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努力去学了,可是却得不到较满意的效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概就是因为基础差导致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脱节,跟不上新知识的学习进度。

古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基础差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要想解冻这三尺之冰,也并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作为教师有义务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些捷径,让后进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优点和不足,并能自觉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后进生对旧知识的补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1.明确补习旧知识的任务

补习旧知识也就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通过查漏补缺来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一,查漏补缺。补习旧知识要以整个教学要求为目标,对基础差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针对薄弱环节补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渐得到巩固,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补习旧知识还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能够很好地贯通各种知识点的联系,使后进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第三,温故而知新。补习旧知识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第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补习旧知识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补习和复习旧知识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2.及时复习所补习的旧知识

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学生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很可能一下子吸收不了。心理学上的遗忘规律也表明,刚学的知识一开始遗忘得比较快,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减慢。所以帮助学生补习旧知识时,教师要注意这个规律,让后进生及时复习旧知识。

每天补习完旧知识后,教师要让后进生多复习当天所补习的内容,在复习之后再去做一些相关的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想一想自己今天都学了什么,将这些知识在头脑里显现一遍。

3.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对于那些原来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来帮助他们,使他们通过补习旧知识后都能够有较大程度的进步。

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最好与其达成共识,并教给他们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让他们也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从各方面去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实现质的转化。

4.采用多种方式来补习旧知识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来补习旧知识,这样的效果可能不好,尤其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的学生。那么,教师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补习旧知识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应该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提高补习旧知识的效果。例如,在补习语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在补习数学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等方式来促进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习题题型上的变化。

总而言之,面对那些原来基础就不好的学生时,教师应该多花点工夫,特别是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补习旧知识,以便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基础,增强后进生学习的信心,逐渐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