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行在当下:看人生百态 养一片佛心
13015200000066

第66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静听佛音

从前有一个屠夫,没有娶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对他非常好,但他生性暴烈,对自己柔弱的母亲动不动就大声呵斥,甚至动辄施以拳脚。

有一天,这个屠夫听说南海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立即决定去朝拜普陀山。但他到了普陀山,找遍了整座山,也没有见到观世音菩萨,他就去问住持老和尚:“师父啊,观世音菩萨到底在哪里呀?”

“看你心诚,我给你指条路,你赶快回去,一路投宿,见到反穿衣服、光着脚跑来给你开门的那位,就是观音菩萨。”老和尚回答说。

屠夫一听,非常高兴,赶快起身回家。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很多次,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

太阳下山时,屠夫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屠夫急急忙忙地叫门:“娘啊,快来开门哪!”

正在睡梦中的老母亲忽然听到熟悉的吼叫声,知道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儿子回来了,万分惊喜,就慌忙爬起来开门,黑暗中,衣服穿反了,光着脚。儿子进门后,一眼就看见了反穿衣、光着脚的母亲,倒头就拜:“拜见观音菩萨!拜见观音菩萨!”

老母亲知道是菩萨感化了儿子的心,于是趁机教育了儿子一番。母亲从以前到现在,对自己的照顾和包容,一点一滴,此时都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屠夫这才领悟到,原来母亲就是家中的活菩萨啊!

这时,屠夫突然哭起来,抱着母亲说,孩儿不孝,居然不了解您对我的用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尽力服侍你。自此之后,屠夫便竭力孝敬双亲,如同供奉菩萨一样,全家人过着和乐的生活。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意思就是说家中如果有一位老人的话,在生活上他(她)对我们会有很多益处。这经过了上千年锤炼的说法自然是值得信任的。作为现代人,家里有老人,最基本的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家务,看管孩子,管理我们的生活起居,让我们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每天在夜幕降临时跨入小区,抬眼看到自家的屋子灯火通明,心中会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然而,现实是随着社会发展,小家庭模式越来越突出,加上两代人之间在消费观念、生活内容安排等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年轻夫妻喜欢有自己独立的天地,可以在个性化的生活中逍遥自在,而有些住在一起的两代人有水火不相容的尴尬,甚至引发两代人之间难以化解的矛盾。

想想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父母做这一切的时候,心里溢满幸福,可是,我们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没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3岁的小孩……于是,我们便有了“厌恶”的念头……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看看“陈毅探母”的故事吧。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当时,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已经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的裤子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湿的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裤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湿的裤子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在我们眼里,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能抽空探望家中的老母亲已经不错了,但他还能为母亲洗尿裤,并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这真是难能可贵。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所以,我们对家里的老人首先要尊重,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生活状况,不要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过于挑剔,也不要将他们的一些看法说法放在心里。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事情,能糊涂就糊涂,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尽可能找时间和他们聊天,在购物时,多想想他们可能会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其实,孝敬父母也很简单,就是我们老了希望子女怎么对待我们,那么,我们就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

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禅心慧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