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走边想
13004500000091

第91章 好莱坞一得

好莱坞电影占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好莱坞因此是电影摘星族梦寐以求的圣地,自然也是中国许多电影艺人的目的地。但平时极少看电影的我对它说不上有多少兴趣,心里老记得玛丽莲梦露的一句伤心话:在好莱坞,人们愿意用一千美元交换你的吻,但只愿意付五十美分买你的灵魂。一下车,我忙着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好莱坞大道找李小龙的手印。

很多年前在欧洲,我一身短打,独自走在路上,后面跟了一群小男孩比比划划地哇哇乱叫,我能听懂的就是两个词:“功夫”、“李小龙”!显然,功夫就是中国的符号,李小龙就是中国人的名片。不由就有了一种对李小龙的感激,他真是太给咱中国人长脸了。

找到李小龙的那颗星,把手掌按在他的手印上拍完照,了了夙愿,无聊中注意到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走着好几对勾肩搭背的男人,每对都各自穿着同样的衣、裤、鞋子、同样光着头或扎着小辫。我初以为是双胞胎,知道的人指教说,那是同性恋者。果然不久就看到有两位当街耳鬓厮磨,卿卿我我。忽然想起来,时下在好莱坞当红的华人是大导演李安,而不是功夫演员李小龙。就是我们此行期间,李安导演的表现两个牛仔同性恋故事的《断背山》在洛杉矶首映,第二天就获得独立精神奖提名,是今年奥斯卡的热门候选之一。

近十几来年,美国影视尺度对同性恋题材逐渐开放,美国大明星、大主持人,支持同性恋、乐演同性恋角色,乃至自己就是同志的很不少。社会上的同性恋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有人说,上个世纪美国人在六十年代争取民权、七十年代争取女权,九十年代之后便是争取同性恋的合法权益。一九九四年纽约十万同性恋者游行,纪念由于警察干涉同性恋活动引起的石墙酒吧动乱二十五周年。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游行集会上致词说:“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包容和尊重。”作为美国第一位支持同性恋的总统,克林顿认为,同性恋属于基本民权,是个人生活方式而非单纯的性行为。求同存异,人人生而平等,是美国的立国精神之一。

对两位政治人物的话,我心里多少有点打折扣。美国同性恋人数的一般估计是全国人口十分之一,即使按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所说的百分之一,也有二百五十万人,这是竞选时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比起政客来,商人要坦率得多,一九九九年开业的美国首家同性恋者银行女董事长格里芬说:美国生活着二千一百万同性恋者,这些人的消费能力达八千亿美元。

至于电影《断背山》,据说其“如诗如画和朴实真诚的爱情”催人泪下,李安自己阐释说“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观众“不妨把性别撇在一边”。把同性恋说成“爱情”,最早的名人似乎是柏拉图。但他强调的是“不完全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只是喜欢和‘本性’在一起的那种伟大又深层的喜悦。”即所谓经典的“柏拉图之爱”——男性精神恋爱。事情显然不是李安说的那么简单,就是在他接手之前,《断背山》剧本也在好莱坞圈子里多次易手,由于题材的敏感,多数导演采取了观望。在他接手之后,制片人还是费尽力气才找来了预算资金。

同性恋,特别是男性同性恋,千百年来被视为犯罪,受到教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希特勒时期,戈培尔大骂同性恋是天生的骗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来以后,同性恋被描述为病态。后来看到一个资料,瑞典的一个医学研究小组发现嗅觉引起的大脑反应是男同性恋的关键要素,同性恋男人和异性恋女人对男性气味分子的反应相同,显示了性倾向编码在大脑中的一种可能方式。尽管也有科学家对此存疑,但对同性恋作科学考察,我总觉得是更靠得住的事。最近又看到中新社消息,中国也完成了首部对男同性恋人群的调查报告,以性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四百多例访谈调查个案,“真实反映出中国‘同志’人群的审美欲求、性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以及性行为自我价值评价。”

我想,凡事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一个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