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走边想
13004500000087

第87章 自由钟传奇

费城,富兰克林的故乡,美国东部重要金融中心,造船业和石油加工业中心之一,重要铁路枢纽,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港,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高校,许多全国知名作家、艺术家的居住地。费城交响乐团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响乐团之一。这是美国最有历史感的城市,堪称美国历史和殖民文化的博物馆:独立战争时期和美国建国初期,它是13州中最大最富庶的城市;是美国诞生的摇篮,北美第一、二届大陆会议在此举行,《独立宣言》在此签署,美国宪法制在此制定,从1790——1800年是美国的临时首都;美国第一家银行和第一座博物馆在此创建;美国第一面星条旗在此缝制。此外,美国第一个医院、第一个医学院、第一座艺术学校、第一家铸币厂、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一家日报、第一个消防队以及第一座供黑人儿童入学的公立学校都最先出现在这里。

而费城最著名的,是自由钟。

我在料峭寒风中排了长队,经过警察郑重其事的安检,走到它面前的时候,几乎有些想笑。且不说那口被称为世之瑰宝、国之重器,高近7米,重近50吨,最大直径3米多,钟体上下遍布23万字的佛经铭文,历经了580多年风雨依然没有任何锈蚀,钟声仅余音就可持续3分钟之久,远在四、五公里之外都清晰可辨的永乐大钟了,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寺庙里,找到一口跟自由钟一样大小的钟,怕都不是难事。

自由钟的历史只有250多年,重量只有900多公斤,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1751年由宾州州议会以100英镑的价格从英国订购,当年工艺水平显然有限,第二年大钟运到费城,试敲时就破裂了。一年后两个当地铸造工重新铸造,总算成功。1835年庆祝华盛顿生日时,又被几个孩子敲出了一尺长的裂痕。十年后在同样的活动中,它被敲了几个小时,结果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著名的锯齿状裂缝,而在事实上那并不是唯一的裂缝。自由钟再也无法修复,除了每年的独立日,全美大小教堂钟声齐鸣,头一个敲响的是自由钟,它极少被使用。

但那条裂缝,却似乎成了米罗的维纳斯的断臂。美国人对自由钟的珍惜,让我们外人很难想象。

自由钟最早放在独立宫的旁殿里,英国占领费城期间,被转移藏匿,后又被移回费城。1976年搬入独立宫后面的新殿。为便于参观,又搬到独立宫广场上一个玻璃房里,听说不久还要从这个玻璃房里迁入新址。两地距离不足200米,但官方要为这次搬迁举行隆重活动。每次搬迁的距离都并不远,但每次人们都小心翼翼,生怕它“玉碎”。他们给钟装上可以测出钟内百万分之一米移动的微变量位移传感器,测试其是否可以搬迁。2001年发生了一个流浪汉锤击自由钟的事件,尽管当局随后证实肇事者是个心智失常的人,但他仍将面临破坏联邦财产未遂罪和损坏建筑物罪的指控。

自由钟是费城的象征,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是美国人的骄傲。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富兰克林赴英陈请,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哀悼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它的似乎并不怎样响亮的声音震慑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宣告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

美国革命之后,它的历史从来未曾中断。它进入了诗歌;它为争取自由的妇女运动复制;它作为国宝在美国巡回展览,从北至南,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争睹圣物;二战期间,它的声音被电台广为播送,成为美国人信念的旗帜;黑人争取投票权,围绕它静坐;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激昂演讲中,那一连串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反复高喊的就是让自由钟钟声响起。

自由钟上有一段引自《旧约利未记》的铭文,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译成:“宣告自由!向地上的所有人。”我觉得这样的直译更有庄严感和内在的力量。两百多年来,自由钟就是这样,以自由为主题,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诉求代言,不断地为美国历史所诠释,一口小小的有裂缝的钟,其历史和现实的分量也就不断地被丰富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