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走边想
13004500000042

第42章 奥运的表情

2008年奥运,我印象最深的是举重运动员龙清泉的笑容,一直到今天,那笑容还时不时会在我眼前浮现出来。金牌已经在握,是那样笑;继续冲击新纪录未果,还是那样笑!那样孩子气的笑,那样清亮、纯朴、灿烂的笑。多少英雄在夺得胜利的那一刻以泪洗面,而17岁的龙清泉却就像是在学校里做完一场开心无比的游戏回来。

我想,这笑容应该就是奥运的表情。

现代奥运一百一十二年了,但天生属于青春的奥运则永远定格在青春。奥运是不会老的。奥运的表情也就永远应该是龙清泉那种年龄的表情。那是一个多梦和激情勃发的年龄,一个单纯和明朗的年龄,一个还来不及老于世故和沉湎于患得患失的年龄。那个年龄的主旋律只有冲击和进取,以及由此带来的孩子气的快乐。

曾经有人说,世界性的运动竞技某种程度上就是和平状态下的世界大战。我深不以为然,因为其中的狭隘显而易见。比较能被广为接受并且是乐意地接受的说法是全人类的节日。

而我觉得,最好的说法不妨说是全人类的游戏,一场集中展示人类体能、智慧以及教养的游戏。而游戏的心态,自然是绝对放松的心态,由此体验绝对纯粹的快乐。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马拉松上,参赛的古巴邮差菲利克斯卡哈尔从未受过任何正规训练,一双轻便的鞋子是临时借来的,以替换笨重的皮靴,长袖衫的袖子和长裤的裤管是好心人在赛前帮他剪短的。比赛开始他一直跑在前面,中途因为实在忍不住饥渴,跑进路旁的果园,啃了一通苹果才继续赶路,还是给他跑了个第四名。他对当时正参加着的世界性竞赛是否真的怀着游戏的心情,我不能肯定,但他让对比赛名次的追逐服从了肠胃,这比宁可饿死渴死倒毙道中也不肯中断比赛到底多了几分幽默和率真。

本届奥运射击比赛的头天,几个朋友小聚,座中有人说到我国运动员杜丽的必夺首金,又说到有家企业放言,将予夺首金者一千万元奖励。我脱口说出了我的担忧——那贸然与我的年龄很不相称。第二天上午,我在旅途上接到昨天参加小聚的一个朋友的电话,是个很糟糕的消息:杜丽果然失手了。我当时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杜丽的失手跟那一千万元当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包括了那一千万元在内所表现出来的重重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把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成败荣辱放在一个人的肩头、而且是一个女孩的肩头,敢问天下究竟有几人能够承受?有一点我始终闹不明白:首金与末金、开门红与关门红,到底有多大的区别?旗开得胜固然有利于大振士气,但反过来这逻辑就未必成立。虽然首金未摘,但几天来我国奥运团队照样捷报频传就是证明!君不见那些体育大国在奖牌榜上常常是不由分说地后来居上,谁曾小觑?谁又能小觑?相比于如此的从容大度,我们传统中的这类计较是不是多少有一点小家子气?

游戏的精彩取决于游戏参与者发挥的精彩。所有参与者只要一门心思想着把自己的状态发挥到最佳就行了,其他所有的目的和结果都在其次。

当然,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相应的游戏必然要求参与者具备相应的资质。如果让小屁孩去跟大壮汉赛足球,或让大壮汉去玩小屁孩的丢手绢,而且还煞有介事,那就不是游戏而是出丑,连搞笑也说不上,只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最盛大的节日其实就是最盛大的游戏,而最盛大的游戏就只应该享受最充分的欢乐,最充分的欢乐就必然会有最美好的表情——那就是龙清泉式的笑容。

愿这笑容成为奥运永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