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13003700000071

第71章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①

稼轩落笔凌鲍谢,②退避声名称学稼。③十年高卧不出门,④参透南宗牧牛话。⑤功名固是券内事,⑥且茸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⑦万卷邺侯书插架。⑧忽然起冠东诸侯,⑨黄旗皂纛从天下。⑩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注释】

①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在山东起义抗金,后归南宋。他是当时有名的军事领袖,历任重要的军政职务,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殿撰:辛弃疾在孝宗、光宗两朝,曾先后做过右文殿、集贤殿修撰,故称“殿撰”。造朝:上朝。②凌鲍谢:超越鲍照和谢灵运两位南朝诗人。③“退避”句: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劾罢,归上饶,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④“十年”句:辛弃疾于绍熙五年(1194)被免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职,家居江西上饶,后又迁铅山,家居十年。至嘉泰三年(1203)才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前后共十年。⑤“参透”句:参透:指体会深切。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六祖惠能为宗。《景德传灯录》载:“慧藏禅师一日在厨作务次,(马)祖问曰:‘作什么?’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祖曰:‘子真牧牛师!’”牧牛比喻修行之事,丝毫放松不得。全句称辛弃疾家居十年修养之事。⑥券内事:券是一种契据,一式两联,立约人双方各执其一。券内事指券内载明之事,有把握做到。⑦“千篇”句:昌谷,地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唐诗人李贺尝居于此。李贺常骑驴出门,偶得诗句即书投锦囊中。此句借言辛弃疾创作的勤奋丰富。⑧“万卷”句:李泌,唐德宗时宰相,封邺侯。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全句借用邺侯藏书之事以说明辛弃疾藏书甚多。⑨“忽然”句:指辛弃疾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事。⑩黄旗皂纛:皂:黑色。纛:仪仗后面的大旗。这里指安抚使的仪仗。仄席:即侧席,指皇帝侧席,倾听贤臣的言论。“尺一”句:汉代诏书都写在高一尺一寸的木简上,因此诏书亦称“尺一”。东来,指皇帝下诏浙东,要辛弃疾起程。流亚:同等称为流,差不多称为亚。陆游认为辛弃疾的才能和管仲、萧何并驾齐驱。“天山”二句: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旆:大旗。嵩、华:嵩山与华山。这是说辛弃疾率兵攻至天山,或者还需要稍等一段时期;那么就首先收复关中一带故国河山,把金人污秽了的嵩山、华山,荡涤干净。中原麟凤:指沦陷区起义抗金的爱国志士。何足吓:算不上威胁。“但令”句:小试:稍展才能。出绪余:出其余力。跨:指凌驾其上。轻发:轻举妄动。“往往”句:谗夫:造谣生事的小人。乘罅:利用缺口进行破坏。罅,缺口。“深仇”二句:灞亭即霸陵亭。汉代名将李广罢官家居后,一次夜过霸陵亭,亭尉不许其通过,只好夜宿亭下。后李广任为右北平太守,约霸陵尉同去,到了军中将亭尉斩首。辛弃疾官江西、福建安抚使时,曾先后被劾罢官。二句意思是告诫劝勉说金人侵略者才是最大仇敌,如果一旦受命北伐,当以驱逐金人洗雪国耻为目的,从前的个人恩怨则不必计较。

【品评】

诗作于嘉泰四年(1204)春,是年诗人八十岁,家居山阴。这一年韩侂胄北伐方针已定,欲建立一番功业。当时,绍兴旧臣所剩无多,一贯坚持爱国主义大旗,足以领袖群伦的,文有陆游,武则有辛弃疾。陆游被朝廷征召修史,辛弃疾则入朝差知镇江府,负江防巨任。陆游、辛弃疾,这两位民族英雄,相差十五岁,但伟大心灵肝胆相照,交融无间。辛弃疾这次被起用,意味着北伐大业即将成为现实,诗人苦撑待变终于获得了转机。自己虽不能横刀立马,但想着自己惺惺相惜的朋友能亲历这一盛事,诗人也就抱着“功名在子何殊我”的心态为其鼓呼,于是就有了这首《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这首诗可分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写辛弃疾的文学才华及晚年闭门读书、写诗的生活。辛弃疾早年有过一段叱咤风云的传奇军事生涯。后奉表来朝,回到大宋王朝的怀抱。但南宋政权实行偷安苟活的投降路线,加之辛弃疾“投诚招安”的特殊身份,使其后半生终归沉寂,长期沉沦下僚,过着“退避声名称学稼”和“十年高卧不出门”的生活。投降路线活活扼杀了诗情将略,文武兼资的领袖才华不得施展,辛弃疾又是一个明证。中间八句,为第二层,写辛弃疾时来运转,抗金的夙愿有望实现。辛弃疾此次入朝,意义重大,联系本年五月,追封昔日名将岳飞为鄂王,可见朝廷已决意北伐。最后八句,是第三层,对北伐寄予美好期望,并对辛弃疾有所劝诫。但历史无情,韩侂胄仓促北伐,“赢得仓皇北顾”,本人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两位老诗人的理想也跟着一起葬送了。陆游把一腔爱国豪情,全部倾注于辛弃疾之上。通过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精神面貌的生动刻画,自己的一生郁积也得以抒发。诗中写到辛弃疾的失意,慨叹其才能,寄意其立功,都是既言辛又言己,一语双涉。由于陆游与辛弃疾两颗伟大的心灵间的默契,陆游才能塑造出这样鲜明生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