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13003700000061

第61章 冬夜读书示子聿①(八首录一)

古人学问无遗力,②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③绝知此事要躬行。④

【注释】

①子聿:即子通,陆游最小的儿子。②无遗力:竭尽全力之意,遗是保留。③纸上:指书本。④躬行:亲身实践,身体力行。

【品评】

诗作于庆元五年(1199)十二月,是年诗人家居山阴。

陆游出身于书香世家,一生嗜书如命。其读书治学却非为邀取名利的终南捷径,也非出于文人狭隘的自娱需要。诗人一贯倡导要力行儒家的仁义。这里涉及到了教育原则,更涉及到读书观、人生观问题。古代社会,“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最切近的愿望就是通过读书考试换取功名富贵,相当程度上偏离了“行”的一面,即实践的层面,造成了一大批远离现实而不辨菽麦、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陆游的时代,民族矛盾上升为时代主题,抗金收复是此期最大的仁、义。而空谈心理的理学家们,见人理财,便斥为聚敛;见人练兵,便指为兴戎,连一致公认的民族英雄岳飞和举世痛斥的奸贼秦桧,在其知友朱熹那里,也好像照了哈哈镜,完全变了相。清人颜元指出:“观朱子语录,见其于岳忠武也,虽从天下公好称之,有隐忌焉:曰‘岳飞诛’;曰‘岳飞只是乱杀’。于秦桧也,虽从天下之公恶而贬之,有隐予焉:曰‘秦老’;曰‘士大夫之小人’。何也!”(《朱子语类评》)更有甚者,朱熹自中年以后,逐渐对北伐抗战失去了信心,认为“区区东南事,犹有不胜虑者,何恢复之可图乎”(《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针对此,浙东学派的陈亮针锋相对地反击:“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这两个环节应该是如影随形、须臾不可或缺的。古来文士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可谓是学无遗力,但多食古不化,所学的多是纸上谈兵的功夫,对国计民生少有助益;更有甚者,满口仁义道德,行的是男盗女娼,这就是知行悖谬,更等而下之了。陆游不仅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还不断告诫儿子“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睡觉闻儿子读书》)、“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示儿》),其教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