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13000700000055

第55章 我是一家之主,就要我说了算

晓晴和丈夫的感情很好,他们是自由恋爱结的婚。晓晴从一开始就很尊重公婆,对他们非常友好。每逢过年过节都给他们送很多礼物,彼此都有好感。但是,矛盾却从晓晴和丈夫结婚后住进这个家开始了……

那天,丈夫刚吃完晚饭,要带晓晴出去转转。公公想让儿子刷完碗再去,儿子像小时候一样调皮地说:“爸,你刷吧!我明天———”公公站在儿子背后,大声喊着:“小兔崽子,不要以为有了婆娘就可以继续偷懒……。”余下的话晓晴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放开丈夫的手,去刷碗了。

晓晴并不是因为刷碗而心里不开心,而是因为公公的话。晓晴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正因为如此,她对长辈从来都是很尊重的,而且不说半点粗话。但是,晓晴的公公确实很粗俗,这点在结婚前、没有住在一起的时候,她没有发现。虽然晓晴现在很反感,但是却从来都不敢说什么。由于丈夫是独生子,他们的孩子又小才1 岁,还要上班,不得不和公婆一起生活。对于公公的这些言行,晓晴和丈夫也有意见,但是丈夫不敢说,因为公公从来都是非常不讲理的。试过和公公沟通,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也试过从婆婆入手,但婆婆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对公公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无论他做得怎么不对,她都让忍着。有一次,丈夫对公公有意见,想通过婆婆间接地沟通一下,没有想到却遭来了婆婆的不满:“谁让你是他儿子呢,他是你爹!”

事实上,婆婆心里也知道公公的问题,知道公公也不讲道理。但是她也明白儿子和媳妇的感情好,婆婆对此很嫉妒。例如,每次吃饭时,他总是先给晓晴挟菜,公公婆婆看不惯。而每次丈夫和婆婆争执时,晓晴总是向着婆婆批评丈夫,而婆婆却把矛头指向晓晴,这让晓晴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晓晴和丈夫发生矛盾的时候,婆婆不仅不懂得劝架,而且还怂恿儿子打晓晴。对此,晓晴想或许还可以理解,因为婆婆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是被这位不讲理的公公打过来的。而丈夫也没有按照婆婆的说法做过,因为丈夫毕竟是爱晓晴的。而且丈夫知道晓晴在这个家里很委屈,晓晴也不敢对自己的母亲讲这些事情,主要是怕他们担心,但是这样的日子确实太难过了,晓晴经常为此睡不好觉。

晓晴的公公很明显的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事实上,通过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公公的这种心理其实是在婆婆的忍让和怂恿下滋生起来的,正是因为多年来婆婆的忍让,使公公将自己当成了一家之主,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而从来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来讲,一旦形成,想改变是很难的。这就如同要改变老年人的做法和习惯一样,需要儿媳妇做出一番努力才行。

一、和丈夫一起想办法

如果你们家和晓晴家一样,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最好是和丈夫先沟通一下,共同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一切以避免冲突和矛盾为主。如果确实不行,还可以考虑带着孩子搬出去自己住,困难会有,但要考虑如何更有利,尤其对孩子的影响,同时方式方法要讲究一些。

二、和婆婆多谈自己的苦衷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讲,社会的转型使得竞争非常激烈,而和谐的家庭则能给他们无限的动力和支持。对于这一点作为公公婆婆那一代人很难看到,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自己小时候吃过多少苦,挨过多少饿,而儿媳妇出于对公婆的尊重,很少和他们讲一些工作上的不顺心。

对于晓晴的婆婆来讲,她或许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被自己的老公打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这个儿媳妇就可以将儿子摆弄得服服帖帖的?这么想的话,婆婆自然会嫉妒儿媳妇。所以,儿媳妇必要的时候应懂得向婆婆示弱,比如让婆婆知道你也很不容易,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给老公买一点什么东西,自己得拼命地工作。婆婆可能就会体会到你的不容易,从而感受到其实你虽然在这方面没有吃过苦,但是你的精神却压力很大。如此,婆婆的恻隐之心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正确认识矛盾

对于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其实都是内部的矛盾,并没有上升为阶级矛盾。对于父母来讲,不管是公公还是婆婆,都是想让子女好的,只要你让他们意识到你们是幸福的,父母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安慰。至于那些嫉妒之心,只要你们的幸福流露得恰倒好处,他们自然就会淡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