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13000700000005

第5章 他爱自己的孩子吗

多数男人结婚以后很快就做了父亲。看着已经当了父亲的老公依然忙碌着工作,多心的妻子不免会问:他爱自己的孩子吗?而孩子,在得到父亲的种种爱时,他们都能理解吗?因男性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各不相同的心理,我们该如何看待父亲是否爱自己的孩子这个问题呢?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呢?

小伟刚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忙于事业,便将他送去了奶奶家,直到小伟该上学了才把他接回来。入学以后,小伟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使得父亲多次在家长会上抬不起头来。回家以后,父亲就会将怒火发泄到小伟身上,打小伟的同时往往还会说一些很难听的话:“白养活你了,每次家长会都让我丢脸!”“看看邻居家的小刚,比你强多了!”……可越是这样,小伟的成绩越是下滑。母亲对于他的这种打骂的行为非常不满,觉得小伟成绩不好,都是父亲的粗暴行为造成的,这样的父亲根本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想让孩子为自己争气而已!当爸爸的觉得可委屈了,他打孩子真的是为了他好啊,可是多次打骂过后,见到儿子一点长进都没有,反而弄得妻子和孩子都怀疑自己了。父亲也迷惑了:小伟一直都是很聪明的,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争气呢?

对此,心理学家指出,很多父亲都有一种虚荣的心理,觉得孩子成绩好了能为自己争光。孩子是一对夫妻爱的结晶,能够体现出家庭的美好,而不是父亲们拿来炫耀自己的物品。父亲的这种心理确实是自私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说父亲的这种行为是不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其想法和行为各不相同。对于小伟的父亲来讲,这种不恰当的心理需要调整了。男人通常都以自己的孩子为荣,就会出现一种对孩子期盼过高的心理,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教育孩子。同时还拿孩子和别人做比较,想借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然而,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被父母肯定。当拿着别人的优点来比较自己的缺点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贬低了,心里就会排斥父母所说的话。

如果父亲真的是爱孩子的,那么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了,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吧!首先,你要多和孩子接触,让孩子感到他还是父母眼里最优秀的。同时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父亲做好了,孩子才能够参照一个正确的行为方式来约束自己。批评孩子的时候语气一定要适当,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更怕自己,还会在孩子心里滋生一种叛逆的心理。可以试着暗示性地说:“这件事情你会不会觉得不太合适?”“我也同意你的看法,有些地方你做的还是很好的。”这种语气孩子不仅会真心的接受,还会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做父亲的往往会为了保持在孩子心中的威严地位,而将父爱隐藏的很深。可是如果连孩子都没感觉到父爱的话,这种做法只能适得其反了。

志远的儿子上学了,做父亲的心里总算有了一丝安慰。可是他仍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偶尔陪伴儿子一次,也是端着做父亲的架子,使得儿子不敢与他过分亲昵。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志远,他的儿子在班上一直都不是很合群,最近又和几个男生闹了一点小矛盾,原因是别人嘲笑他不像个男孩。老师问志远是不是很少陪孩子,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只想着赚钱,真正陪儿子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孩子都感受不到父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与班级群体格格不入,往往是缺少家庭的关爱造成的。而大多数父亲都比较粗心,一种强大的责任心使他们肩担起赚钱的“光荣”使命,殊不知孩子的生活中缺不了父亲这个角色,特别是男孩子。父亲对孩子在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男孩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家庭里,父亲由于忙于事业,和孩子接触很少,使得男孩子上学以后行为举止都像个女孩子。这是因为父爱对孩子的影响是涉及到身体、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与父亲接触的少,就使得孩子不能模仿和学习到男性的行为举止,所以这种男孩子往往比较容易女性化。因此,不要以为只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能让孩子亲近自己,在孩子懂事以后要多带他出去玩,多和孩子在生活上接触,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感情,也更加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与别人相处的能力。

爱孩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父亲的溺爱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一位父亲宠爱孩子,不管家里有多难,只要有了钱就给孩子买上一堆好吃的,以至于在他生病的时候,妻子要拿些东西给丈夫吃,竟被孩子阻止了,同时还冲爸爸嚷道:“那些东西是我的,不准你吃!”父亲不禁愕然:没想到自己百般地疼爱孩子,竟然换回了如此回报!

溺爱的尽头就是伤害,李明就遭到了这样的伤害!李明的家庭非常富裕,父亲对他更是百依百顺,李明从小就吃着山珍海味,穿的尽是名牌,花钱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渐渐地,每月定额的零用钱已经不够李明挥霍了,终于有一天,他和几个伙伴因抢劫而被判入狱。看着押上警车的儿子,父亲才后悔莫及,正是自己的溺爱才毁了孩子啊!

心理学家认为,盲目地溺爱孩子,并不能使他怀有感恩之心。相反地,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当有一天家里已经不能再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他就会通过别的途径来达到目的,比如偷盗、抢劫等。因此,关爱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在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要求的时候,要分析清楚哪种是可行的,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在拒绝的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原由。虽然给孩子的爱永远不嫌多,但是也要有个度,过分地纵容只会害了他。父亲们要明白,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学会独立、分享、帮助他人,这样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而被溺爱的孩子,就会丧失与别人平等交往的机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独立生活。

从幼儿时期开始,“父亲”这个形象就有可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也是孩子心中的榜样。常言道:“没有哪个男人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站得更高。”由此可见,男人充分地发挥好父亲的角色多么重要,利用正确的渠道和方式去疼爱、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客观的原因,使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心中留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