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穷爸爸在岸上,富爸爸在水里
12994100000060

第60章 穷爸爸上班磨时间,富爸爸追求高效率

穷爸爸认为:“所谓工作就是……”

富爸爸认为:“为上班而上班的人永远都不会从工作中学到东西日复一日地磨时间……”

穷爸爸觉得工作无非是混日子、耗时间,而富爸爸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工作是为了自己,所以,要尽可能地多做一点,从而多学点东西,多掌握点经验,以便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在工作中打磨时间就等于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不仅可悲,而且可耻。这样下去,怎么做好一份工作?怎么胜任之后的工作?怎么升职?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将工作做好、做精、做出色,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及自己的认可。

相信大家都知道导演张艺谋,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他在工作中讲求效率是分不开的。在备战奥运会开幕式期间,有一次,全体策划人员开会,张艺谋看见众人发言不积极,一副懒散的样子,于是敲着桌子说道:“我要干货!我要干货!大家知道什么是干货吗?干货就是有用而实在的东西,就好比是一种蒸发掉水分的东西。”然后,张艺谋又说道:“我们是来做事的,做给全世界人看的一件事,而不是来混日子的,如果有谁想就这样过家家,那请你赶快走人。”临散会时,张艺谋又重复道:“记住!干货!我们要的是干货!”

穷爸爸朋友看到这里有何感想?如果你每天都能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付出与奉献的是一份“干货”,相应地,所得到的也将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你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那么奉献出来的就是一份不值钱的“水货”,当水分蒸发完以后就没有任何价值了,那么,你也就别再期望会有人给你一份“干货”进行奖赏。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当你每天都在奉献“干货”时,你自身的价值也会一天天增值,而当你每天都拿“水货”敷衍时,你自身的价值就会一天天递减下去,最后很有可能化为零。所以,做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全身心地投入、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成就自己。

1981年1月20日,邓颖超把周恩来留下的20多年的工作日历交给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这是周恩来自1950年1月1日到1976年1月8日使用过的日历,上面一天接一天,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记的都是各项工作安排。

即使身患癌症,周恩来也没有停止工作,这从他的工作日历中可以得到证明:从1974年1月1日到6月1日(从这天开始,他住进医院动手术),共139天。

周恩来在这139天中,从起床到就寝,每天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有9天;每天工作14小时至18小时的有74天;每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每天工作24小时的5天;连续工作近30小时的有一次。

其余一些天的工作日历上,只记着休息、办公,没注明办公时间有多久。

从这些日历可以看出,在这139天中,76岁的周恩来抱病连续工作18小时到24小时的日子几乎占三分之一。其中,有些天是连续工作几乎没有间断的。

比如2月9日,周恩来工作了20小时,10日起床后,一直工作到12日凌晨4点45分。

还有5月6日,周恩来工作了18小时,只睡了40分钟就被叫醒去钓鱼台。之后,只休息了3个多小时,就一直工作到8日凌晨4点30分。

3月6日,周恩来办公12小时后体力不支,躺在床上批阅文件又达9个半小时。

3月11日,周恩来住进医院检查,15日下午出院回家,立即躺在床上看了4个小时文件。第二天工作了近18个小时。

这时候,周恩来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每天大量便血,多的时候达到上百毫升。

他的生命就在这一本接一本的日历中被渐渐耗尽了。

穷爸爸朋友,看到这里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总理正是因为如此投身工作,才获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敬仰,与之相比你是不是会感到羞愧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吧,效率就意味着生命,追求效率,就意味着延长生命。不要再浪费你的生命,不要再无视你的生命!人生不长,甚至是转瞬即逝,既然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全力以赴,而不是每日虚度光阴!

作家李敖说过:“人的一生大约分三个阶段:一是当观众,二是当演员,三是当后台老板。”人生若想有所成就,就离不开思考。当观众是为思考积累素材,当演员是为了在实际中运用和检验思考的结果,当后台老板则表明已经具备了用自己的思想去指导别人的能力。换句话说,思考有多少,成就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