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肖集邮概说
12989500000028

第28章 生肖集邮的发展前景

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生肖文化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源于国内外发行的生肖邮票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源于生肖集邮所具有的开创性、挑战性及广阔的拓展空间。

生肖集邮包括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对生肖邮票的鉴赏与研究,其中生肖邮票的选题和设计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二是对生肖集邮内容与形式的探讨。目前流行海内外的开放类集邮,对生肖集邮而言,既是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生肖集邮的发展前景问题,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在此过程中,民俗学与生肖文化研究的许多思路和方法,对生肖集邮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生肖文化本身不是自然科学,但与自然科学有关,因为十二生肖大部分是自然界存在的动物。这样就不能不分析研究为什么选择这些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生肖中没有飞禽,也没有昆虫和鱼类,这是为什么?十二生肖动物有些什么生活习性,与人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生肖专题就与动物专题有瓜葛了。“开放”到生肖动物是必要的,因为从中可以剖析这些“幸运儿”为什么在人心目中如此“特殊”。

生肖文化本身不是历史科学,但与文化史有关,因为生肖的起源是至今尚未考察清楚的课题。生肖的起源与天文历法有关,与十二种生肖动物的生物钟有关。但是有相同或类似生活特性的动物非常多,单选择这些动物就与当时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和世界观演变有关。另外一些资料表明,动物纪年来源于中国北部少数民族习俗。十二生肖动物的选择就成为古代草原牧业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结合的产物。生肖与社会发展史的关系也成为课题之一。

生肖文化本身也不是文学艺术,但与文学艺术有关,因为生肖形象不是仅靠口头传说,还被描绘成生动的文学记载和艺术图形。老百姓的想象力和文化人的加油添醋,使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形象更加神奇生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创作风格,总之是越说越神,越画越美。

由此可见,生肖集邮的发展离不开这三条主线。

一是自然科学。十二生肖动物邮票值得收集和研究。从恐龙邮票到“大龙”邮票,都与生肖邮票有“血缘”关系,从中将会有新的发现,获得新的乐趣。

二是历史科学。生肖文化源流的研究,其中包括古籍、民间文学中的记载,考古中的各种发现,民俗史、艺术史、文化史中的观点。仅凭我们现有的知识和视野远远不够,不借助这些丰富的史料,研究难以深入。

三是文学艺术。广泛收集整理十二生肖的传说、童话、寓言、笑话、诗词、歌谣是挖掘生肖文化的根。广泛收集整理以十二生肖动物形象创作、制作的美术、雕塑、布艺、剪纸、火花、磁卡、年画、玩具等,是梳理生肖文化的枝叶。当然,这些都可以在邮票中寻找,也不妨以实物为收集对象,那样更“开放”,甚至有可能搞成一座妙趣横生的“生肖文化博物馆”。

从世界范围讲,20世纪50-80年代,是生肖邮票发行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超出亚洲范围。90年代以来,是生肖邮票发行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各大洲许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这一行列中来,使生肖邮票的数量、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今,全世界已发行生肖邮票种数达到2000多种,其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等。如此迅猛的发展,来源于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中国的国际影响扩大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中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其文化(包括集邮文化)价值取向对世界邮票发行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发行生肖邮票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影响深远。

二是市场利益的驱使。许多小国,尤其是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热衷于发行别国热门题材邮票,例如国际邮展、贺年、生肖、运动会等,以赚取外汇收入。

该如何看待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中国发行生肖邮票这一令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现象?简言之,这是由于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巨大影响。深究之,这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化是人类的创造,居住在世界五大洲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各自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辉煌的、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财富。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所孕育的中华文化作为早期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一极而自立于东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个界定包含有两层含义。

从时间上来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中华文化发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续力。而其他原生型文化,如埃及文化、玛雅文化,早已后继无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经过多次的异族入侵,基本上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华文化没有出现这样的中断现象。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华文化始终道统不绝,传承不断,历几千年而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空间上来说,中国疆域之广和中华文化辐射范围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的。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圈大约在隋唐时代完成了它的总体构造。朝鲜、日本和越南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吸收和融合中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符合本民族特性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整个东亚地区都在中华文化的辐射范围之内,都是广义的中华文化区。

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智慧,进行了巨大的文化创造。中国曾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主要源流之一。例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对多种天象的最早观测记录著称于世;中国有世界第一流的历法;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文化(特别是神话世界)。生肖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

中华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同时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贡献。中华文化向海外的传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传播的内容及对当地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只是在东亚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向西方及世界各地传播的中华文化则偏重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历史。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的新高潮。

生肖邮票的选题与设计,离不开文化背景与科学态度,是一件有很大难度的艺术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生肖邮票图案似乎画什么都合适,画什么又都不合适。因为生肖本来就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文化偶像。就如同画饮食文化、画酒文化,怎么画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邮票上的生肖到底该画什么内容,该怎样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而这正是生肖文化持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中国作为生肖文化发祥地,弘扬正宗生肖邮票文化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生肖邮票在世界范围内被商业化炒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的集邮界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要去迎合少数国家和地区粗制滥造的“生肖邮票”。

生肖集邮从历史中来,从传统中来,因而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积淀。生肖集邮的素材正不断增多,生肖集邮的开放领域亦非常广阔,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和创作源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充分表明,生肖集邮应当与生肖文化一样,始终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从传统意识入手,以现代意识突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珍罕性与趣味性并重,向一切有利于深化生肖主题、丰富表现形式的素材敞开大门,如此才能路子越走越宽,拥有朝气蓬勃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