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肖集邮概说
12989500000013

第13章 生肖集邮学术研究

生肖集邮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对生肖邮票的研究,包括与此相关的生肖文化的研究,生肖邮集展品编组和展出的研究等。1997年6月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后,生肖集邮的学术研究由分散、零星的研究逐步进入有计划的系统研究。学术研究的成果,主要通过报刊文章、出版书籍、邮集展品体现出来。

全国公开发行、内部发行和民间自办的集邮报刊,发表了大批生肖集邮学术研究文章,特别是《生肖集邮》发表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文章,并组织了多项的专题讨论。生肖集邮研究会组织主办或承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如1998年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轮生肖邮票设计作品展览与研讨活动,2001年4月8日在苏州召开的中国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研讨会,2003年11月21日在四川绵阳召开的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研究会广州会员小组和广州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2003年1月5日、2005年1月5日也联合举办了广州市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上述五次学术研讨会,都印发了论文集。

中国首部生肖集邮专著《世界生肖邮票大观》,周治华著,1997年5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10月在重庆全国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银奖。此后,一批生肖集邮书籍陆续出版发行,主要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王泰来编著《贺年十二生肖邮票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出版,周治华著《世界生肖邮票精品》系列丛书一套12册,每个生肖一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李毅民、赵志贤编著《中外生肖邮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11月出版,黄斌、吴晓玲编著《生肖文化与生肖集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周治华编著《邮票上的故事——甲申年》。内部准印出版的有:1999年9月段平作、任连荣主编的《生肖邮坛》;2002年8月周治华主编的《邮林别韵——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2004年6月生肖集邮研究会编印的《生肖地名戳资料汇编》。

在生肖集邮学术研究领域,已开展研究的主要课题有:

1.生肖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对十二生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生肖文化的对外传播、生肖文化的积极意义等进行研究。已发表的代表性文章有:《关于生肖起源的假说》(王国平,《生肖集邮》总第9期)、《试析中华生肖文化的基本特征》(王国平,《生肖集邮》总第10期)、《我国少数民族十二生肖探源》(高道同,《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论发挥生肖文化的“教化”作用》(黄继光,《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星象学是生肖属相的源头》(刘晓虎,《生肖集邮》总44、45、46期)、《试解十二生肖起源之奥秘——属相动物来自古人的生殖和生命崇拜》(李升平,《生肖集邮》总51-57、59期)、《简述生肖文化的积极因素》(周治华,《湖北邮电报·集邮》2005年7月30日)。

2.生肖邮票定义的研究。主要成果有:1995年开始,周治华在《集邮报》、《集邮》杂志、《中国集邮报》、《中国邮政报》上先后发表的浅说、试论、论生肖邮票定义的文章。

3.中国生肖邮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对一套生肖邮票、一种生肖属相邮票、一轮生肖邮票的研究;中国生肖邮票的对比研究,中外生肖邮票的对比研究;生肖邮票的品种、数量、版式、发行日期、图案设计、图案内容等等的研究。

4.世界各国生肖邮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大量的、多角度的。

5.生肖邮资票品的研究。主要是对生肖贺年邮资封、片的研究。

6.生肖地名邮戳、纪念邮戳的研究。主要作品有吴鸿钧的文章《生肖·地名·邮戳》(《生肖集邮》总第5期)、《生肖地名邮戳沿革》(《集邮博览》2003年第2期)。

7.生肖集邮兴起、发展的研究。主要论文有周治华的《生肖邮票的发行及其专题集邮的兴起》(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中国1999国际集邮学术研讨会论文暨中国集邮研究论文选(1998-1999)》),王育忠的《浅论生肖集邮的文化特性》(《中国集邮报》2006年10月10日)。

8.生肖集邮展品编组、展出和评审的研究。2003年开始,《生肖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讨论,发表了广州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生肖集邮研究会广州会员小组联合制订的生肖集邮展品评审规则讨论稿和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李明起草的生肖集邮展品评审规则讨论稿。2004年5月北京市集邮协会公布了《生肖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试行)》。这一专用规则,经过该市邮协的实践和修改后,已正式编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现代集邮指南》一书。

9.“生肖”名词英译的研究。《生肖集邮》编辑部2003年组织了专题讨论,发表了一批讨论文章。生肖集邮研究会根据讨论的情况,2005年7月正式公布了试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