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12982200000045

第45章 孩子撒谎可能是求助信号

3岁的孩子就学会撒谎了,而且还越来越严重。这时候父母开始担心,孩子还这么小就会撒谎了,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其实,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的正常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撒谎是“无意”的行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孩撒谎的原因有很多,父母要学会细心分辨,不能只盯着孩子撒谎这一表面现象,而是要根据孩子撒谎的不同原因做出不同的应对。有的时候,撒谎可能是孩子的求助信号,他们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帮助。

撒谎可能是想象力发展的结果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撒谎的经验,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撒谎大多是“无意撒谎”,属于不自觉的行为,是认知能力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孩子2岁之后,正是想象力发展迅速的阶段,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想象一些事情,用想象来代替现实。但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又很少,缺乏知识性,红的说成白的,圆的说成方的,是常有的事,再加上记忆不准确,有的时候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造成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现象,孩子便不自觉地“撒谎”了。这些无意识的“谎言”与孩子的品德是毫不关系的。

比如孩子会对别的小朋友说:“我家里养了一只大熊猫。”或者晚上不睡觉,非说被子里面有老虎,你说没有,孩子却像真的看到了一样,吓得哆哆嗦嗦的,让大人哭笑不得。其实,当孩子心理渴望什么或者惧怕什么的时候,便会以想象来代替现实,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孩子说家里有熊猫,事实上是他可能在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了熊猫,所以想要一个;而“被子里的老虎”也可能是孩子白天在画报上看到的。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这个时期的幼儿就是这样,他们的想象既容易与现实混淆,又容易与现实脱离。所以,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谎言,父母没有必要往坏处想,只要讲清楚道理,小孩很快就会改正过来。

孩子可能遇到了为难的事

有的时候,孩子撒谎很有可能是因为遇到了让他们为难的事。一些事情引起的后果,会影响父母或者同伴对自己的态度,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表达方式。这时候的孩子便是“有意”的撒谎,其动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为了躲避处罚,一是为了博取欢心。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曾说过:“撒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即使是大人也会偶尔犯错,更何况是小孩。孩子做了错事担惊受怕,怕受到父母的责备或者打骂,尤其是曾经有犯错后被惩罚经验的孩子,再犯了错就会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以逃避惩罚。

还有的孩子是“要面子”型的。一件本来没做过或者做不好的事情,他非说是自己做的,由此来赢得大家的称赞和表扬。还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要达到某种要求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孩子为取悦父母,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学会了撒谎。

怎样对待孩子撒谎

1.确定孩子是否撒谎

有的父母只是凭着主观的想法,还没有搞清事实就鲁莽行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所以,父母在怀疑孩子撒谎时候,一定要仔细地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是在撒谎,然后才能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2.找出撒谎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犯错怕受惩罚;有的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有的是为了取悦他人,得到表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的是因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差异而发生的“无意”撒谎……有的孩子是经常性撒谎,有的是偶尔撒谎,父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撒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因为认知水平有限而造成的无意撒谎,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帮助孩子区分好现实和想象的差异就可以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也会随之消失。如果是有意撒谎,父母要拆穿孩子并且告诉他撒谎比犯错误本身更可怕,将孩子想借助撒谎而逃避惩罚或者讨人欢心的想法及时扼杀掉。

3.诚信源于尊重

儿童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如果他们得不到尊重,自尊心受到挑战,那么就可能出现不诚实的行为。独断专行的父母只会用命令、威胁、讽刺甚至暴力去制服孩子,这样就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而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周围环境是教育孩子诚信品质的极为重要的客观条件。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就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安全基地,使孩子能够充满信心,大胆地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

4.检讨一下自己

父母的心中总是有一面镜子,照出孩子所有的缺点,可是却很少用这面镜子审视一下自己。面对孩子撒谎的行为,父母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合理。因为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半也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父母如果不能有一个诚实的榜样,不以身作则,那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呢?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说到做到,诚实守信,自己犯了错误也要及时承认并且改正,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学习好的行为。另外,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父母不能只看到谎言,不分析原因,采取粗暴的惩罚方式来教育孩子,要“奖惩结合”。对于孩子的撒谎行为,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过后要明确告诉孩子,撒谎的行为就是应该受到惩罚,犯了错不应该用谎言来掩盖,而应用行动去改正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能主动承认时,首先要表扬孩子,然后告诉孩子下次怎样做能避免错误,做得更好,可以多奖励孩子的诚实行为,使诚实的行为得到强化。

爸爸妈妈们,面对自己孩子撒谎的问题,不要大惊小怪,气急败坏,也不要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当孩子撒谎时,要及时、明确地指出孩子的撒谎行为,尤其是孩子第一次撒谎时,父母要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绝对不可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