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孩手上三斤蜜。”小孩子出生后,都不同程度的有个习惯,就是“吃手”。对此,妈妈们的意见不一。有的说这是正常现象,小孩都吃手,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说手上细菌太多,孩子每天把手放在嘴里容易生病,长期吃手对牙齿的健康也会有影响。
孩子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从嘴开始的。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被称为“口欲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看见什么东西都喜欢放在嘴里。在孩子感到压力、紧张、牙齿不舒服的时候,他们都会吸吮手指。3岁之前,孩子的乳牙处在初步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吃手,还不至于对孩子日后的齿形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吸吮手指并不是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吸吮手指时间过长,就是一种不良习惯了,应引起父母的注意,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孩子“吃手”心理解读
1.宝贝需要吸吮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吸吮是一种天生的需求。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吃手是没吃饱的表现,实际上这只是孩子的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还不能控制自己手的动作,2~3个月后,孩子开始出现了手上的动作,而这个时候,手就成为孩子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当孩子感到不安、烦躁的时候,吃手还会有镇定孩子情绪的作用。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加明显。总之,吃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习惯便会消失。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孩子是不会养成吃手习惯的,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设法阻止,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
2.排遣压力、对抗寂寞的方法
吃手是孩子排遣压力的一种方法。如果孩子生活的家庭气氛紧张,经常受到爸爸妈妈的打骂和训斥,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孩子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排遣心中的压力。同时,吃手也是孩子对抗寂寞的方法。现在独生子女多,如果父母工作忙,很少陪孩子说话,做游戏,孩子独自在家,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乏味,吃手便成为孩子自我安慰、排遣寂寞的方法。
3.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很多妈妈在喂奶的时候,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正确,让孩子在臂弯里感到很不舒适,或者妈妈喂奶的方法不对,喂食速度过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便会通过吃手来满足自己吸吮的欲望。
应对吃手问题的对策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就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吃手,进而了解他吃手的原因,比如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吃手,或者看到陌生人的时候吃手。了解了孩子喜欢吸吮手指的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有几点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1.让宝贝充分享受吸吮的快乐
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尽可能用母乳喂养,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观察孩子在吸吮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身体的变化,以知道孩子躺得是不是舒服。要注意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爱抚,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面颊,叫叫他的名字。妈妈不单是在给孩子输送营养,还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温暖。如果孩子可以用奶瓶喝奶了,那么就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孩子在喝奶的过程中也得不到满足。
2.多陪陪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
爸爸妈妈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孩子小的原因就忽略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精神寄托,父母要多搂抱、陪伴孩子,仔细分辨孩子的各种要求。在孩子入睡前,给孩子以抚摸的温情,讲故事,放儿歌、音乐,让孩子愉快入睡,使他具有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渐渐地,孩子便不需要用吃手来进行自我安慰了。
3.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
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无聊才用吃手来打发时间。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玩具,如积木、拼图等等,引发孩子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条件的家庭,多带孩子出去活动、郊游,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有了新的更健康的方式和寄托,吃手的不良习惯自然也就消失了。
4.父母要耐心,冷静,不能硬来
让孩子改掉爱吃手的毛病,父母们千万不要太过着急,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能打骂、训斥、恐吓孩子。还有的父母采取最“传统有效”的方法,在孩子的手上涂上苦味、辣味的东西,“帮助”孩子改正吃手的毛病。可是事实上,这样不但毫无效果,还会使孩子压抑,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和恐惧心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有机会就更想吸吮手指,使吃手的毛病更加顽固化,不易改正。
在矫治孩子吃手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要和蔼,语言和动作都要轻柔,以关爱和鼓励为主,千万不要大声呵斥、打骂孩子,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也是必不可少的,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做“好孩子”“大孩子”的概念。父母要把吃手的坏处告诉孩子,告诉他“小弟弟小妹妹才吃手,你已经长大了,就不应该再吃了”等等。如果你费了很多力气,孩子仍然没有改正这个习惯,也不必担心。一般情况下,在3~6岁期间,孩子吃手的习惯是会自然消失的。6岁以后,如果还没消失,父母就要特别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