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12982200000015

第15章 妈妈的照看方式与孩子的气质差异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知、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好动,有的孩子性情急躁,有的孩子平和安静。

人的气质和性格的形成和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的初始状态。儿童的气质和性格虽然与先天的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特征明显的、稳定的气质和性格绝不是人一出生就形成了的,而是经过后天的长期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所以,妈妈照看孩子的方式与孩子气质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气质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最受重视的是托马斯和切斯的类型学说。根据气质的理论和适应性、节律性、趋避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等气质维度,孩子的气质类型大致分为三类:平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1.平易型(随和型、容易抚育型)

平易型的孩子很招人喜爱,他们的生活特点为活动有规律,对新鲜的刺激(如陌生的人、物、景)的反应抱有积极态度,能很快适应不同的环境,情绪反应温和,活泼可爱,情绪良好,不用大人指导,看见陌生人就会微笑,睡觉前及睡醒后不哭吵,即使哭吵也很容易安慰,喜欢积极地到处去探索、接受新事物,反应敏捷。

2.困难型(麻烦型、不易养育型)

这是经常让家长头疼的一类孩子,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生活不规律,饮食、大小便、睡眠都没有规律,对新的刺激退缩、回避,反应消极,甚至拿新玩具逗他,他都很难兴奋,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反应更为强烈,不易接受安慰,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顽固,不容易与他人相处。

3.迟缓型(缓慢型、慢热型)

如果说平易型和困难型是孩子气质的两个极端,那么迟缓型可以被看成是这两个极端的中和。这个类型的孩子不活泼,不好动,有一些胆小,对环境的适应不像平易型孩子那么快,但是经过反复的接触后,可以慢慢适应,属于“慢热”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会经常兴奋、积极,但是也不会很冷漠,一直处在一个平平静静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缺乏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对一些新奇事物要慢慢地才会感兴趣,然后变得活跃起来。

孩子气质的发展具有可塑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与生俱来的气质是确定了的,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事。但是,气质发展的方向是取决于后天培养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和自我的锻炼都对气质的发展有着影响,所以儿童的气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儿童期是一个人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极重要的阶段,对孩子形成良好气质和性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年龄还小,气质特点往往不明显,不典型,家长要仔细观察,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注意对孩子气质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孩子性格中的优势因素,克服不良因素,把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帮助孩子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气质和性格日渐完美。

根据气质特点照看孩子

孩子的气质虽然是与生俱来,但是,父母的照看方式却可以左右孩子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避长”。所以,为了使孩子的气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应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平易型的孩子教养方式比较容易,父母要鼓励孩子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不要让孩子变得自负,马虎。

对待困难型的孩子,妈妈们要拿出特别的耐心和热情,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克制自己的脾气,多带孩子出去与他人交往,让孩子适应不同的环境,尝试新事物,采取适合其特点、有针对性的方法,让孩子慢慢适应社会,学会与他人相处。

教育迟缓型儿童的关键就是“掌握好火候”,对孩子的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适应这个社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否则孩子会产生压抑感,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首先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一些父母喜欢在心中塑造一个理想孩子的“模型”,当孩子出生后,就迫不及待地想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是渐渐地,父母就会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果孩子和你所期待的正好相反,那就要求父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一味地忽略孩子天生的气质特点,强硬地把孩子往“理想模型”培养,不仅不会成功,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暴躁、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还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变得冷漠,疏离,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