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胡祖六把投资的原则做了更为详尽的解释:
我们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企业所属行业的潜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本身的资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通过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以及对企业的调查,进行筛选。这其中既包括找到我们寻求投资的企业,也包括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具投资价值的企业,再考察其是否符合中国相关的国家政策等。
对企业本身而言,我们最看重的是其本身所处的行业以及企业本身是否具投资价值。它必须是已经被市场认可的企业,必须符合中国改革政策的方向。
然后,我们会考察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足够优秀;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企业领袖是否足够聪明、勤奋。这其中可能会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价值。
投资原则简单地概括为:“投资原则就是三个。一是行业,二是企业家本身,三是帮助企业家成长。”
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认为: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客观,同样在交上朋友之后,怎样看待朋友对自己的态度也要客观。商业上的事要更多地从商业角度考虑。
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朋友的事情都得拿给你做,朋友是朋友,生意归生意,这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儿,你做事的时候就不能把他当成朋友,还是要把他当成客户。
美国中经合的董事总经理张颖考察被投资者更有一套自己的办法。由美国中经合投资全景的第一期风险投资资金全部到位,这笔600万美元的生意正是张颖在一次创投年会上碰上的。“他们说,全景是中国最大的创意图片库,会后我们就很快接触。”
不到一个星期,张颖就带着几个投资经理来到全景的办公室楼下,全景的总经理吕辰事先完全不知道,还正在办公室和员工谈话。张颖一行进门以后,直截了当地提出想看看全景的营业额怎么样。吕辰打开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报表中的数据都清楚地呈现在网上。
像这样的“突然袭击”只是张颖验证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方式之一,更多的时候,他需要“花大的精力去了解这个团队”。
张颖在选择管理团队时,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准:最好是本地的管理团队。虽然他自己是在国外生活了15年的“海归”,但回国后一些失败的投资经历让他发现,“海归”团队的创业者,往往对中国国情同样缺乏了解,人力成本也很高。
结交朋友应该根据彼此投缘程度确定一个双方都觉得安全的距离,一般的朋友距离远一些,生死之交和道义上的朋友距离可近一些。但关系再好,彼此也应保持一定距离,使双方感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过短。
过分关心别人,包办别人本应自己干的事情,只能使对方感觉腻味、厌烦,别人表面上做盛情难却状,内心却掩藏着说不出的愤怒。殊不知,亲密要有间,距离产生美。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对此,美国商界曾作过领导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大部分公司的最大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管理的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可见,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如果你的人脉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当你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你摇旗呐喊,鼓掌喝彩;当你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你铺石开路,两肋插刀,你就能感到人脉的力量。
以诚交友,彼此要坦诚,学会分享,才能肝胆相照。双方以真挚的言语、真挚的感情交往,摒除利害关系,能相知相惜,相互关爱,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情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