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955600000071

第71章 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现在这个社会,“代沟”问题使“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了。不信你看看医院,儿童病房里“孝顺的父母”很多,但老人病房中“孝顺的儿女”却很少。当然,任何事都不能以偏赅全,更多的人还是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可是他们之中又不乏这样的论调:“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地塞钱给爸妈”、“等我有时间了,我要带着爸妈到各地旅游”、“等我心情好了,我再去给爸妈认个错”……千言万语,离不开一个事实——就是孝顺至今还没落实。

人生漫长,你有的是时间,可你的父母还能等多少年?

在南海的普陀山上住着一个屠夫,平日事母常常出言不逊,极为忤逆,是远近闻名的不孝之子。

有一日,屠夫跟几个人到普陀山上去朝拜,听说普陀山有活观音,就到处向人询问。路遇一个老和尚对他说:“不必再找什么活观音了,已经有一尊到你家中去了。”屠夫放下手中的一切,匆匆赶回家中,一开门,家中并无异常。屠夫觉得被戏弄了,一时愤怒又对着母亲大骂了一通。

屠夫不甘心,另日又与几个人一起上山找活观音去了。恰巧又遇到那个老和尚,屠夫气不打一出处来,正欲发飙,老和尚却说:“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同行的几个人中,早有一个对屠夫平日的恶行心存不满,便趁机说道:“这位出家人所言极是!”

面对众人的围攻,屠夫不禁涨红了脸。中国是礼仪之邦,孝顺父母、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不乏宣传孝道的诗词:“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不乏孝顺父母的传说:远古帝王舜的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侍奉卧病的母亲衣不解带、亲尝汤药,仲由为父母亲百里负米,宋代的朱寿昌弃官寻母,还有扼虎救父,哭竹生笋……

有人问过比尔·盖茨,人生什么东西不能等,他说人生最不能等的不是机遇商机,而是孝顺父母。每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至死不渝、固若金汤的一份疼爱,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为你付出的不止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这种亲情债,我们即使报答一辈子都不够,哪还禁得起等待?等待你把钱挣到手了,他们的牙还能啃得动苞米吗?等待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等待你心情好了,想为之前的顶撞、无礼道歉,他们受伤的心还能轻易复原吗?

曾经有一个养老院的墙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的内容催人泪下: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每次想起来都会令我怀念不已。当我因为年迈而想不起来事、接不上来话,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极有可能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我到底原本要说什么,这样的我请你原谅。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期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在台湾一个流传甚久的“三代碗”的故事中,里面的母亲道:“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叫孙儿饿我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怎能不让人泪如雨下!父母含辛茹苦养大了我们,不求回报,在自己迈入人生的黄昏之际,想要的也只是难以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寂寞时候少许的陪伴,生病时的一声问候……试想,老人已经是风烛残年,还能有多少个春秋!他们并不贪心,想要的也只有这些而已。望天下所有的孩子,所有年轻的、壮年的、甚至已经老年的,只要你父母还在,请及时行孝,不要让他们在孤独中度过晚年,不要让他们在渴望中等待死亡,不要让他们失望,不要让他们难过,不要让他们委屈……

“圆满箴言”“试问天下多少负恩儿,恩亲孝亲泪涟涟;百岁父母常忧,常忧八十孩儿身饥寒;人间哪得见好莱彩衣戏堂前。”孝顺是不等人的,不要因为过多的拖延造成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