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955600000025

第25章 众生平等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是没有平等的,如果世间人都可以算是它的子民的话,那它无疑是最狠毒的“后妈”。在我们的周围,有富甲一方的“宠儿”,也有一贫如洗的“弃婴”;有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也有任人使唤的“保姆”、“丫鬟”。因为家庭、地位和素质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总有很多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尤其是在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面前,更是不自觉不可一世。

“不平等”这个“癌细胞”,正逐渐渗透到现在社会的骨子里去,难道非要到当整个社会病入膏肓、人人大难临头才能换来众生平等吗?

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佛陀亲自来探望。

佛陀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把你杀死!”

佛陀回答说:“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他人当做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

于是佛陀靠近提婆达多的病床,说:“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就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我堂兄弟的病,立刻会治好。”提婆达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复了健康。

佛陀转向他徒弟说:“记住,佛对待众生平等。”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提倡的平等,常常是针对地位高者对地位低者或是平级而言。小时候,但凡大人孩子谈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弯下腰,蹲着和孩子说话,而孩子在仰着头回答问题的时候,恐怕根本感受不到任何自尊和自信,还谈什么沟通;等渐渐长大,孩子们又开始面临老师的“压迫”,老师对学生就好像是站在一个高高的神坛上,居高临下、口若悬河,而身在下面的学生,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甚至还有一些诚惶诚恐,还谈什么交流?等他们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情况仍然不会有任何好转,反而变本加厉,面对领导,只感觉对方如同坐在“龙椅”上,咄咄逼人,“神圣不可侵犯”,而做下属的,则要时刻注意低眉顿首、洗耳恭听,活脱脱一个哈巴狗,还谈什么合作?

还记得勃朗特的名著《简·爱》里简对罗切斯特先生说的那段宣言吗?“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卑微、矮小、不美,就没有灵魂和心灵吗?你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和你完全一样,在上帝面前,此刻的我们是两个平等的灵魂在对话……”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吵架了,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以平等的心善待所有的人,有时候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尤其是当你遇到了一些“小人”,任何不尊重的行为都可能让你付出代价。冯梦龙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未得志的书生去拜见一个大人物,这个书生脸上有个难看的胎记,这大人物有一个侍妾见书生长的难看模样,忍不住笑了一下,自认为被嘲笑的书生于是记恨在心。很多年后,书生混到了丞相的位置,还没有忘记当年的耻辱,便找了个理由,把这个大人物全家给抄了。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众生平等,这种平等的尊重不能发展成“献殷勤”。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种过度的“尊重”,很多时候不仅不会给人良好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很虚伪或另有所图,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平等也是要适度的,不能本意是让别人觉得你平等待人,却把自己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也不能为了向别人表示诚恳的尊重,就把感情朝之倾斜,更不能不分时机、不分场合、不分方式……众生平等,不是千篇一律。

既然众生平等,当然也应延伸至其他生物,而不仅仅局限于人。可是现实中人们常常认为人类才是地球的主宰,可以对其他生物为所欲为,这是有违佛性的。东北仙人桥养熊场关了十余只月熊用于取胆,每天冷酷的白大褂用铁钩钩住熊颈在月熊的腹部用刀割一口,刀口上插一管,直通胆囊。这就是所谓的“活体取胆”。当墨绿色的胆汁被抽出来时,无辜的月熊大张着嘴剧烈喘息。这种酷刑从上午8点到10点,有的月熊疼痛难忍,发生自残。它们自扒伤口,把肚肠拉出来,狂号着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人类抗议。而熊场主却喊着:“快救熊掌!”因为熊掌得活砍。血淋淋的熊掌从奄奄一息的月熊身上砍下,看到这一幕,四周所有的月熊发出撕心烈肺的哀鸣。

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在月熊身上,生吃猴脑、活体取翅……人类有何权力,对动物做出此种禽兽不如的行为?

请记住,在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上,众生平等。

“圆满箴言”人人生来平等,任何人都无权损害他人的利益和践踏他人的尊严。以平等的心对待所有的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种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