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12949900000006

第6章 为了经济增长,老公让我多消费——乘数理论

节俭了两个月的罗小曼又恢复了常态,虽说没有什么奢侈消费,但必要的消费却没有减少,还是保持以前的水平,这或许就是她所说的“棘轮效应”吧,生活水平到了一个层次真的很难降下来,不过没有奢侈浪费,倒也没有违背她精明持家的风格。

看到她的这一变化,凌若晗有点纳闷了,因为罗小曼几乎就是她的偶像,持家、消费或是教育子女方面都是她的榜样,按照她对罗小曼的认识,这个时候应该适当缩减消费才对,可罗小曼只持续了两个月又恢复常态了,心生疑惑的凌若晗只能向罗小曼请教了。

凌若晗说:“小曼姐,前段时间你还说经济不景气了,要勤俭持家,可这才过了两个月,你的消费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我想这是‘棘轮效应’的作用吧?”

罗小曼愣了一下,答道:棘轮效应?哦,对,这算是‘棘轮效应’,习惯了那样的生活状态,一时间很难改变,只能用点老底子了。

不过这也是谬教授的意思,谬教授比较爱国,看到经济这么不景气,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做点小事来尽微薄之力了。所以我的消费又恢复到了以前那个状态。

这下凌若晗又纳闷了,因为罗小曼的话里没有指明做什么具体的事,莫不是消费也算做贡献。凌若晗问:“小曼姐,你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你是说你这样消费就是为恢复经济做贡献?”

罗小曼笑着说:“是谬教授鼓励我这样做的,说多消费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不是有些不好理解?其实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这个叫‘乘数效应’。打个比方,我们消费某一产品,必定引起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增加,那么这个产品的生产厂家就要增加生产,增加生产必然要采购原料和雇佣工人,这又带动了另一个厂的生产,如果这些工人再把获得的工资收入投入到消费中,形成新的消费生产链,那么最终消费和生产必定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济也一定会欣欣向荣。当然,这是指生产没有饱和的状态。对于生产饱和的状态,我们多消费一件产品,自然给生产者多一份利润和现金流,这些都可以帮助这些企业。简单地说,我们多消费一元钱,通过这些中间环节,最终国民收入增加的可能是几元钱,这就是‘乘数效应’。”

凌若晗说:“那反过来说,就是我们少消费一元钱,岂不是要让国民收入损失不止一元钱。”

罗小曼说:“可以这样理解。‘乘数效应’就是一个双向放大效应。不过这个消费也只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而随意浪费,那就不是明智的。”

凌若晗说:“不管什么目的,浪费总是可耻的。真的那样,估计最后就会有很多泡沫,最终还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罗小曼说:“是的。‘乘数效应’虽然是从经济领域里提出来的,但其应用范围却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乘数效应的例子,如古代忠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乘数效应,对于忠孝者而言,君或者长辈对他们的教育或者激励也仅限于几次偶尔的说教或者奖赏,但是这种思想却一直延续下去,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乘数效应。还有在旅游行业中,好的服务和环境带来的收益绝对要比付出的成本多得多;相反,一些不好的小事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会倍数放大的。再具体到一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典型的‘乘数效应’,平时对孩子教育到位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个可以进一步激励孩子追求上进的热情,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他,以防止失败所带来的‘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理论一般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在生活中,除了专业金融机构能够感受和测量外,普通百姓是无法实际感受乘数效应的。相应地,我们也只能借助理论知识强化这种概念。在各个乘数中,公共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又相对更实用。

公共支出乘数效应也叫投资乘数效应,它是指投资或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一个部门或企业的投资支出会转化为其他部门的收入,这个部门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储蓄后用于消费或投资,又会转化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收入。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或支出的倍数递增。以上道理同样适用于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减少将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的倍数递减。

税收乘数效应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由于税收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扣除,税收高低会影响到投资并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一般来说,税收乘数小于投资乘数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