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12949900000004

第4章 贫富差距的衡量——基尼系数

这顿晚餐之后,凌若晗很兴奋,才几天时间,就能写出第一篇日记了。于是放下碗筷便回到自己的房间,翻开《经学通典》,再看了一遍恩格尔系数,确认自己明白了之后,便开始动笔以自己的语言阐述恩格尔系数了。

“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就是小康生活水平了……清华府国已经总体小康了……”凌若晗边写边默念着,“总体小康是多少人小康啊?”她又想起天竺国的情况,天竺国人民好像生活得不错,怎么没有总体小康?恩格尔系数凌若晗是搞明白了,但新的疑问又出来了,清华府国的百姓生活都这样好吗?总体应该是一个平均情况,那到底有多少人小康了?凌若晗越想越觉得有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勤学好问的凌若晗带着一脸疑云又回到了客厅。

谬森教授看到凌若晗既兴奋又疑惑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有问题要问,便笑着主动开了口:“怎么了,又有什么问题把你难倒了?”

“是啊,谬教授,你刚才说你们国家生活水平都总体小康了,我想应该是一个平均情况吧,那到底有多少人达到小康水平了?”凌若晗问道。

“对,总体小康是个平均概念,并不是说每个家庭都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事实上,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家庭仅达到温饱水平,要想比较清楚地知道有多少人达到小康水平,得用另外一个概念来衡量,那就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凌若晗追问道。

是的,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目前国际上已经把它作为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到1之间。

抛开计算方法上的一些误差,基尼系数客观地反映了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可以起到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作用,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普遍采用。谬森耐心地解释着。

凌若晗思考了一会,接着问道:“原来有这么一个指标啊,既然绝对平均和绝对不平均都不存在,基尼系数总是介于0到1之间,那该有个分界线吧?在分界线之上应该是贫富差距比较大,而在分界线之下则是贫富差距比较小,那这个分界线是多少呢?”

谬森笑了一下说:“凌若晗你真聪明,是有这么一个分界线的。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在0.4以下,若低于0.2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而在0.4以上,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不过美国例外,基尼系数已达到0.4.我们国家情况也不乐观啊,去年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就达到了0.48,超过了0.4的警戒线。”看着谬森教授有点无奈的表情,凌若晗轻声地问道:“0.4就真的有那么准吗?”

谬森看了凌若晗一眼,说道:是的,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是许多国家基于实践经验之上的一种抽象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当然,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线只能作为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

刚才吃饭时咱们讲过恩格尔系数,从生活水平来讲,我们国家总体的恩格尔系数可能要比天竺国低,但就基尼系数而言,可能天竺国的基尼系数比我们国家低,所以衡量百姓的生活状况时,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都要考虑。

凌若晗说:“明白了,最好的状况是百姓既都富有又比较平均。”

谬森说:“是的,这样的状况最好,但这又是一个矛盾的整体啊,效率和公平总是有先后的。”

凌若晗说:“谬教授,你们国家的整体实力已经很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基尼系数还是那么高呢?”

谬森说:“你要是了解了我国近些年的发展情况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底子确实很薄,为了早日提升整体的综合国力,我们不得不牺牲一下公平,加上当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导致今天总体小康却存在贫富不均,在小范围内甚至很严重的情况就很正常了。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国家已经用税制等一些宏观调控手段进行调控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情况就会好转起来。你们国家以后在发展的过程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知道了,谢谢谬教授的提醒,不早了,不打扰你休息了,我回房间去了。”

在和谬森教授告晚安之后,凌若晗就满意地回房间去了,她要完成她的第二篇日记了。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于1907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可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用于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横轴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则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直线。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的,也不是完全平等的,通常是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也不是45度直线,而是像这样向横轴凸出的弧线,但不同国家的洛伦兹曲线凸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学者们通常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直线之间的部分A称为“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就变为折线OHL, OHL与45度直线之间的面积A+B称为“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叫做基尼系数,它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也是常用的一个经济指标。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