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身体有话对你说
12945300000022

第22章 脾

我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深部的腹腔内。体表投影是:脾上极在腋中线相当于第 9 肋骨高度,下极约在左腋前线第 11 肋骨。长轴与左侧第10肋骨平行。脾外形似半圆形,大小约12厘米×7厘米×4厘米,重约300克。排空储血后重为 120~200 克,这说明了我是一个血液储藏器官。由于受脾动脉流量和脾静脉压力的影响,重量的个体差异很大。

脾表面分成脏面和膈面两部分。膈面为凸面,与膈肌相依,面积最大。脏面中央为脾门,是重要的超声检查标志。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由脾门出入,组成脾蒂。前缘常有 1~3 个切迹。脏面又可分为四个面:前面为胃面;后面为肾面;下面为结肠面;在脾门下方有胰面,分别与这些器官相贴。

脾血管包括脾动脉和脾静脉。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为其最大支。再分出胃左动脉后,沿胰腺上缘至脾门附近分支入脾。在脾内为终末支。互相交通者不到1/10.脾静脉在脾内与动脉伴行,在脾门汇成脾静脉干,沿胰动脉后方越过肠系膜上动脉向右走行。在行程中再汇纳部分胃短静脉、胃左静脉和胰静脉的若干细支,最后在胰颈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成门静脉。

脾是由结缔组织支架、淋巴组织、血管和淋巴管以及造血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所共同组成。脾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中间有过渡区,即边缘带,为红髓接受动脉血区域。白髓是由密集的淋巴组织构成,是T淋巴细胞的主要分布区,与淋巴小泡的结构相似,但其血循环丰富。从小梁动脉分出的小动脉,其周围有大量的淋巴鞘,称为淋巴鞘的中央动脉。淋巴鞘内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央动脉与其分支小动脉呈垂直位,因此分支小动脉内大部分是血浆,血细胞很少,这有利于脾发挥免疫作用,因为血液中的抗原物质经过分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直接与淋巴鞘内的淋巴和浆细胞接触,刺激生成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由于抗原刺激,白髓中可出现生发中心,其内部有分化增殖的B细胞,可产生相应抗体。

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脾的组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当人体失血时,血窦会自动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血管以补充血容量。血窦的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病原体和异物。人体的红细胞就是靠脾的吞噬作用进行新陈代谢的,当陈旧的红细胞被吞噬而处理后,留下了血红蛋白重新利用。在肝、脾及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中,血红蛋白被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在微粒体中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血红素原卟啉环上的α甲炔基氧化断裂,释出CO和Fe3+和胆绿素。Fe3+可被重新利用,CO可排出体外。胆绿素进一步在胞液中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迅速被还原为胆红素,正常代谢的胆红素对人体有有益的一面。你可能对这些过程感到有些陌生,但你绝对会相信,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节约的好习惯,凡是能利用的东西,一点儿也不会浪费。

通过B超可以清晰地测量出脾的大小。在B超的荧屏上,正常脾轮廓清晰,表面光整、平滑。脾被膜呈高回声线。脾实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即在中等增益条件时,脾实质的回声水平略低于肝,比左肾实质略高。在不同的体位检查时或增益条件改变时,脾实质的回声水平可有一些变化。如仰卧位检查时,正常脾可呈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在俯卧位时,由于声束被较多衰减,脾实质的回声可更低。在右侧卧位时脾可呈低-高回声。脾实质的回声水平易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仍未被确定。彩色和能量多普勒可以显示脾血管及其分支走行。以下的正常成人脾超声测值,可供自己对照参考。

脾长度(脾传统长径5.29±1.39厘米,最大长径9.23±0.90厘米)

脾厚径3.0±0.52厘米

脾宽径5.44±1.55厘米

脾面积指数12.2±3.8平方厘米(平方米±1标准差)

脾体积代表值155.28±65.40立方厘米

正常成人脾静脉管径 0.91±0.208 厘米,脾内分支内径 0.1±0.09厘米,腹主动脉前方的脾静脉管径为1.021厘米。

脾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炎和抗肿瘤作用。脾切除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并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那么,脾有哪些免疫作用呢?

(1)促吞噬素(Tuftsin):Tuftsin是美国Tufts大学Najjara教授于1970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四肽物质,目前已知脾是体内Tuftsin的唯一来源。促吞噬素作为一个参与免疫调节的体液因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激活多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提高它们的吞噬、游离及产生细胞毒的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除此之外,脾还产生其他多种免疫因子,促进吞噬作用,清除体内外抗原,这是切脾后凶险感染综合征的原因所在,也是保脾手术的理论依据。

(2)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约占脾内淋巴细胞总数的55%,在肿瘤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继而分泌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球蛋白 IgG,且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研究发现,脾切除后,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且血清IgM水平明显下降,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3)T淋巴细胞:脾拥有全身循环T淋巴细胞的25%,直接参与细胞免疫,并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分布有重要调节作用。脾对T淋巴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是肿瘤免疫的一个重要环节。脾切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Th)数量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Ts)数量相对增高,导致肿瘤免疫抑制。

(4)巨噬细胞:脾中大量的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抗原颗粒的作用,还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调节和增强免疫应答。除自身能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Ⅰ(IL-1)等活性物质直接参与抗肿瘤作用外,还能调节细胞毒素 T 淋巴细胞(CTL)、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即白细胞介素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广泛的免疫感应及效应功能。

(5)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NK)细胞和LAK DC(一种加有树突状细胞的、经白细胞介素激活的 T 淋巴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具有比巨噬细胞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LAK细胞对自体或异体的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能非特异性地杀伤多种对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在抗肿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脾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分泌功能和神经支配的深入研究,对于脾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脾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滤血、免疫、造血和储血等,而且脾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性和时相性。

但是,脾的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受到强大外力打击,很容易破裂,脾破裂会导致严重的大出血,是能够致死的腹部急症之一,必须紧急抢救。较小的破裂可以缝合修补,但很多时候难免要将脾切除。与肝不同,脾切除后病人可以再生并正常生活,但明显的表现出抵抗力下降和易受感染。近年来外科技术的进步,许多破裂而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的脾,可以用特制的网络加以固定,并促使愈合,避免被切除的命运。

中医学把脾名之为“仓廪之官”,与胃是脏与腑的关系,胃主纳,脾主运,皆受水谷之精,犹之仓廪之官,主入主出,于是“五味出焉”。这与现代解剖学的认识不完全一致,其实中医学的脾是指脏象,起码包括整个消化的功能群,指的是整个消化功能。这样便不难理解了。“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统血,指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血液的正常运行。此外“思伤脾”,如思念某人太厉害了,早晨起来嘴里就是发干,有异味,是由于脾不好影响了胃,进而对口腔造成影响。笔者认为这些通俗的解释都有助于对脾的理解和认识。中医学就是通过健脾而治胃病的,这是中医学的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脾是触不到的。脾在许多疾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感染性疾病因为免疫细胞的扩增,都表现为脾大。病毒性感染病有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病毒性肝炎等;细菌性感染有败血症、伤寒、副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立克次体感染有斑疹伤寒及蜣虫病;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及回归热;寄生虫感染有疟疾、黑热病、弓形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都有轻度脾大的表现。慢性感染性脾大,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弓形虫病、布鲁菌病等。

非感染性脾大如充血性脾大、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血液病如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各种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家族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嗜酸粒细胞过多综合征、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型骨髓纤维化以及脾功能亢进均有脾大表现。还有些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幼年型类风湿病、费耳替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都表现脾的增大。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含神经磷脂网状内皮细胞病、胱氨酸病、黏多糖病Ⅰ型(Hurler综合征)、脾肿瘤、脾囊肿等也可见脾大。一些特大的脾大(如戈谢病、慢性黑热病、慢性白血病等)在诊断上,都有重大的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