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放一些温柔在爱情里
12945200000082

第82章 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

曾经有过一幅漫画,画面上画着一只脚,穿着一只鞋。鞋为三接头、九眼孔,外表结实,造型美观,鞋带系得很死,脚也放得很平。漫画鞋子上标明:婚姻。漫画的题为: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

多想问问穿鞋的每只脚:你舒适吗?然而又觉得没有必要,只要看看穿鞋的脚都在匆匆运动,踏过坎坷,踩平泥沙,一直没有换鞋的愿望,那一定就舒适。

但舒适不等于没有矛盾,夫妻相爱是活的灵魂,需要在运动中磨合,升华出更好的感觉。我们有时候只看见穿在脚上的鞋子稳健而美观,就盲目地赞叹:看人家夫妻多么好,从来没有矛盾。而被赞叹的“脚”也常常微笑承认,不待说那些琐碎烦心的细节,或者相爱的潮水已把这些从记忆中淹没,只留下美好。这就是生活。

人类有忘记痛苦的特性,也有追求美好的特性。于是穿着鞋,走着路,也常常讨论感觉,说说自我的,听听别人的,看看有无更好的,如果能学习的话,便立即开始。这是人的智慧。

讨论了许多,走访了许多,得出的结论是:矛盾的舒适,舒适的矛盾。大家便都安了心,然而又常常担心:矛盾多了好呢,还是少了好?多了会不会伤害爱情?少了会不会妨碍爱情?矛盾的原因是怎么来的?这是人的思考。。。。。

男人和女人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而产生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一涉及爱情,矛盾就更为复杂化。加之夫妻各方背景的不同,矛盾变得纠缠不清,于是婚姻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没有寂寞。

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刘和妻子已相敬如宾地生活了近30个年头。对他们的婚姻,许多人颇不理解,老刘风度翩翩、相貌堂堂,是大报记者,有多部专著出版。他的妻子却是个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相貌也很一般。但就是这样一对外人看来差异极大的夫妇,却恩恩爱爱地在艰难和愉快中度过了幸福的岁月。

他俩的相识非常平淡,老刘一个大学同窗把她介绍给了老刘。两人毫无当代恋人那种浪漫,无非是节假日互相走走,彼此谈谈。既无花前的卿卿我我,也无月下的缠缠绵绵,但两颗质朴、真诚的心灵却逐渐相通和呼应了。70年代末,他俩喜结良缘。

婚后,老刘带妻子回家探亲,老母看到新娘子身穿旧衣裳,便当着儿媳的面嗔怪老刘:。“你真不懂事理,结婚也不给媳妇做件新衣服。”新娘却笑着说:“以后做,不一样吗?”一句话让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老刘的心中更是热乎乎的。

老刘和妻子“同在异乡为异客”。婚后第二年,她怀了第一个孩子。孩子降生后,家务事如几何级数增长,而老刘却帮不了妻子什么忙。因为职业关系,老刘得常常下乡下厂采访,回了家还得一个劲地写呀编呀的。对此,妻子从无怨言,她体谅丈夫的处境,更支持丈夫的工作。他俩的物质生活虽然贫穷,但精神生活却并不单调。那时候,没有电视,戏曲也少,但每月的几轮头场电影,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一块去观看,回家后,便在一块回味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畅谈各自的观感。此中乐趣,只有恩爱夫妻才能品味出来。

1995年,正当他们的生活刚有好转时,老刘却得了一场突发性疾病,虽经多方求治,仍不见痊愈。从此,妻子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还得为老刘买药、煎药。有一段时间,老刘一个人去外地疗养,为消除丈夫心头的寂寞,她常在忙完家务后在夜里给老刘写信,还让未成年的一对儿女也给老刘写几句安慰的话。独处他乡的老刘每逢接到家信,总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曾经攻读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刘,此时深深体味到了“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作为工厂一名先进职工,她从来不甘人后,很少因为家务拖累而耽误工作。这几年老刘治病花了不少钱,使本来拮据的家庭赤字累累,为紧缩家庭开支,她几年间连件新衣也舍不得添,为的是省点钱替丈夫买点营养品。

超负荷的运转、长期过度的劳累,使她的脸庞过早爬满了皱纹。有时老刘与妻子相对而坐,望着妻子消瘦的身体,老刘声声感叹:“这些年你老多了,都怪我呀!”

她却总是笑笑:“困难就要过去,说这些丧气话干什么?”

老刘时常在内心里说:“我找了世上一个最好的老婆!”

这个故事读后让人感慨的是:和睦、温馨的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湾,真是“家有贤妻,胜过良田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