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幸福婚姻的密码
12944800000071

第71章 巧妙花钱有学问

结婚后的很多女性为了家里方方面面着想而变得节省,高档的服装和化妆品也都一律换成普通的了。其实,她们错误地把理财理解为支出越少越好了。理财并不是要你当一个守财奴,只知道聚敛财富,而不拿来消费。如果是那样的话,攒得的钱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堆废纸。所以,我们说学会理财,不但要会省钱会赚钱,还要学会花钱。

你也许会说,花钱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要学吗?这个世界上有不会赚钱的人,也有不会省钱的人,但还没有不会花钱的人。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其实,花钱也是一门艺术,其中大有学问,并非人人都会花钱。会花钱的人能从花钱中获益,不会花钱的人则在花钱中受损。所以,花钱的学问是很值得研究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会花钱”不是指没有想法地乱花钱,而是指花相同的钱,能够体会到更大的满足感。

小燕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她每次加班回家,都只吃泡面,有加班补助也不肯花。出去逛街都是自带茶水,从不买纯净水喝。在朋友之间,小燕也因为节省而出名。但是有一点,她特别喜欢长裙,因为长裙能把她的苗条身材、优雅气质衬托得恰到好处。所以,每个夏季,她至少会准备三条昂贵的品牌裙子。就算其他的配饰都是甩卖品或是过季商品,她的长裙绝对是新款正品。

周围的人都把小燕看成是一个很“抠”的人,因此得知她买裙子的价钱时,都大跌眼镜,觉得她没把辛苦赚下的钱花在刀刃上。但她自己觉得,穿这些裙子的时候,她能感觉到自己更有魅力、更有自信,这是一种用钱买不到的满足感。她因此而觉得钱真是个好东西,于是更想努力赚钱。

这些裙子值不值得买,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把钱花在最让我们高兴的事情上。比如,办公室楼下就有星巴克咖啡馆,见有同事早上拿一杯咖啡进办公室,便也跟着学。买完咖啡,觉得抹茶蛋糕也不错,天哪,不算不知道,一顿早餐就花掉了近百元;上班时收到闺蜜的E-mail,建议周末一起去体育馆游泳。真是不错的提议,心里一兴奋,就忍不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给她打电话,本来只想商量一下穿什么样式的泳衣好。结果,一打就打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整整一张储值卡“爆掉”……我们的荷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瘪了。

见过很多文章讽刺那些有钱人家的太太,买价格逾万的名牌不心疼不手软,却在买青菜的时候为几毛钱争论不休。事实上,并非这些阔太太要剥削菜农,而是有钱人的消费心态就是这样,也只有这样的消费意识才能够造就富人。她们懂得,在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地方,就应该不计较金钱。

“会花钱”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指花了100元钱,却得到了150元甚至更高价值的商品;更有些深谙花钱学问的聪明人,花了1元却挣了10元。例如:

因为孩子太小,菲菲辞去了工作,在家当家庭主妇,日常开销、儿子学费等都靠丈夫一人的收入。因此,她对任何开销都得精打细算。

去年,搬新家时,她下了“血本”,家里用的电灯、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全都买了节能产品。虽然买的时候,这些产品的价格比普通产品要高不少,但用水用电都是日积月累的,一次性投资后,长期使用就可以发挥省钱效应。所以,菲菲说把钱花得好了也是赚钱。

生活是非常琐碎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需要认真打点。在不放弃生活的享受,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花最少的钱,获得更多的享受”,这正是“会花钱”者的过人之处。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善用钱财的人都会利用得恰到好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有钱,但不意味着可以奢侈”,这是“会花钱”的人的心态;而“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则是“会花钱”的人的原则。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1.杜绝“买闲”观念:闲置消费是最大的浪费,家庭置办财产,坚持实用为标准,绝不买用处不大的物品。

2.要有增值效应观念:钱不仅要花在刀刃上,而且买的商品要有潜在的价值。

3.坚持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同样的钱在不同的时间消费,其价值是不同的。

4.要有价值转化观念:要善于把现金变成资本,把“死钱”变成“活钱”。

5.要有变通的观念:日常生活中,很多商品并非家庭一定要拥有,关键在于能够使用。

6.要严防“消费不足”:有些人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却未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唯一感到满足的是银行存款余额的不断增加。判断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不只看存款增加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生活质量是否能得到真正提高。

幸福馨语

省钱并不一定是理财,怎样才能让钱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一门学问。有了巧花钱的妙招,下次消费时你定能记得,当你没有找到百分之百符合心意的东西时,绝对不要轻易打开自己的钱包。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金钱,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