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28

第28章 掌握说服孩子的有效技巧——欧弗斯托原则

在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利用巧妙的说辞,让对方不得不接受你的提议,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欧弗斯托指出的“欧弗斯托原则”。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快餐店点餐时,当你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时,服务员肯定会响应说:“好!您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那么,请问您是要中薯条,还是大薯条呢?”于是,你多半会这么回答:“中薯条吧!”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说服术”,对方不是问你“要不要薯条”,而是要你在两个答案中作一个选择——中薯条或是大薯条。如果你一时间没有觉察到,中了对方“你需要薯条”的假设,过后再思量“大”还是“中”的问题时,那么服务员就已经成功地说服你再多花一些钱了。

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得说服孩子做一些事,或是在双方意见不一致时,父母想要孩子听从自己的建议,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说服不了他。其实,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要想达到目的,以选择题(中薯条还是大薯条)代替是非题(要不要薯条)的做法,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沟通方式。

一个周末,鹏鹏想看恐怖片,而他的家长希望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看喜剧片。这时,鹏鹏妈妈直截了当地说“鹏鹏,我们别看吓人的电影了,一家人一起看周星驰的喜剧片好不好?”听妈妈这么一说,鹏鹏不乐意了,当即说:“不要,我就要看恐怖片。”结果家长和孩子各执己见,僵持了很长时间,气氛也搞得很不愉快。

后来,鹏鹏妈妈在网上和一位教育学专家聊起这件事,对方给她讲了“欧弗斯托原则”,并告诉她,这种事情不难应对,如果你换了选择题的说法,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听了教育专家的建议,在一次看什么电影的问题上,鹏鹏妈妈主动这么说:“鹏鹏,你是想吃饭前看《少林足球》,还是饭后看呢?”令大人不可思议的是,鹏鹏作出的选择,很令他们满意。

很显然,之前的亲子沟通很容易突显出家长和孩子意见上的矛盾之处,让孩子心生防卫,和父母扭着干。而用选择题代替是非题,并用家长能接受的方案作为选项,这么一来,不论孩子作出哪个选择,做家长的都可达到让孩子少看恐怖片的目的。这种不着痕迹的说服方式,只要多练习、常利用,自然就会得心应手,成为一个超有说服力的父母。

再举个例子,妈妈想叫孩子关上电视做功课,这时与其大吼“快把电视关了,去做功课”,不如说“孩子,你是要先吃饭还是要先做功课呢”。

其实,每个人喜欢的沟通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想让孩子不反对你,在一开始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对你不反感。

每天懂点沟通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几乎每天都在沟通,可是让很多父母困惑的是:很多时候,你与孩子之间只是在频繁地进行“沟”,而实际效果却往往没有“通”。掌握说服孩子的技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才不会毫无效果。心理专家建议聪明的父母可以这么做。

◎◎反省自己的行为

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跟父母对着干,往往是因为父母过分控制孩子或是过度保护孩子,家长的所作所为是导致孩子反抗的最直接原因。所以,当孩子反抗时,家长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说得过多?是不是老在下命令?是不是动不动就唠叨和责备孩子?

◎◎不要急于发表看法

如果孩子喜欢犟嘴,那么说服他的时候,不妨先耐心地听听孩子的想法,等孩子把话说完后,你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猜测孩子挑衅背后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挑衅行为,家长可以多问问孩子,比如,“你顶嘴是不是因为我们管你管得太严?”如果孩子不肯告诉你,你可以试着猜测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反叛你。如果你的猜测正确,孩子会觉得获得了你的认同和理解,他们也会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你的猜测不正确,那么不妨再试一试。

◎◎只要有可能,多给孩子一些选择

跟孩子沟通时,多问孩子一些类似选择性的问题,比如,“这个怎么样”“你觉得……”,而不要用“你为什么不能……”“你应该……”这样的话。

此外,要想让孩子不加抵抗地改变主意,家长还需学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任何消极对立的观点都难以招架的。要知道,相比简单生硬的命令和责难,打动孩子的感情更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