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10

第10章 培养想当将军的士兵——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内在推动力,这是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类并非仅仅具有随机、随意地支配身边环境和事物的意愿,而且还具有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心中理想、取得成就的意愿,这种意愿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就动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具有成就动机的人数的多寡。

在家庭教育方面,作为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材,就应该重视孩子成就动机感的培养。因为成就动机是启迪孩子主动发展、培养孩子优良品格、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靖铭的母亲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公司经理,在公司里她是出了名的女强人。然而,这位母亲却把公司里的一套也搬回了家。她给自己还在念小学的儿子设计好了一切,将来考入名牌大学的金融系。

为此,靖铭的妈妈给他请了家教,买了大量参考书,还给他安排好了每天的家庭学习时间,总之,这位母亲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金融精英。但是,这位母亲这么做的时候,却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靖铭试探性地谈起自己对地理比较感兴趣,没等他继续说下去,就被妈妈劈头盖脸地骂了回去:“你别给我胡来,我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给你安排这一切都是希望等你长大了,能有一个好前途。如果你半途而废了,怎么对得起妈妈呢?”

听了妈妈的这番话,靖铭沉默了。他知道即便自己再怎么解释,妈妈还是会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他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成全妈妈的心愿。

这次交谈之后,靖铭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不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滋生了撒谎、旷课、打架等坏毛病。

跟靖铭妈妈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子女特别关爱,只要是关乎孩子的成才问题,他们往往会包办一切,其实这样做,看似爱,实是害。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动机,可以是内在的,如求知欲或兴趣;也可能是外在的,如父母的称赞、物质奖励或是期望。

虽说父母对孩子成就的期望、称赞或是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外在成就动机”,但是因为这种父母忽视了发展孩子的内在潜能,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棋子”,照着自己的安排去做,尽管短时间内,孩子会热情十足,不过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很久。

反倒是那些较早受到独立训练或是迫于环境不得不早早自立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大的“内在成就动机”,他们自信、精力充沛,有开拓精神,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事实上,这类孩子也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应了法国著名战略军事家拿破仑所说的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虽说此话有些极端,但是深刻地指出了成就动机的内涵。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获得成就动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每天懂点品格心理学

既然家庭是孩子人生航程最初的港湾,是培养孩子成就动机感的理想基地。那么,作为家长,又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呢?

◎◎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的成就动机

现如今,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无视孩子的天赋条件、兴趣以及好奇心,总是以自己的意向和社会“热门”来规范孩子的成就方面。其实,这样做不但使孩子喘不过气来,还会造成逆反心理。事实上,好奇心的萌发与外部条件相适应,父母学会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顺其自然继续发展,孩子的成就动机无形中就会被激发。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巩固他的成就动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是先从父母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形成的。评价孩子时,父母应以肯定、表扬为主。即便孩子做错了,批评也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能说出“你真令人失望”这种令人沮丧的话,更不能当众训斥孩子,这样做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导致自卑感。

◎◎鼓励孩子的独创精神,发展他的成就动机

爱因斯坦曾说过,孩子除了需要鼓励以外,更需要自由,如果没有自由,也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而鼓励孩子的独创精神,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对发展孩子的成就动机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