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营养常识点点通
12944600000001

第1章 营养及营养素

1.什么是营养

所谓营养,就是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没有营养摄入,生命就会停止。

美国著名营养学专家、心理医生卡尔·普非佛告诫世人:“我坚信,如果我们摄入适量的微营养物质,即滋养我们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就会消失。”

2.营养为健康之本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不生病,还包括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由亚健康状态发展为健康状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合理营养加以调节。

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需要营养,没有营养,就谈不上健康。研究表明,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本人,还将影响下一代。营养状况良好的母亲,她们所生的婴儿有94%健康状况良好;而营养状况不良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有92%健康状况不佳。在各类人群中,注意营养的摄入可使许多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下降,如心脏病可下降20%,肿瘤下降30%,糖尿病下降50%。合理营养能有效预防各种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以及诸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不断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可有效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

一般认为,人到60岁左右将进入老年期,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在45岁左右就出现两鬓斑白、耳聋眼花、眼角出现鱼尾纹、眉毛外1/3变得粗长、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老年性变化,即出现“早衰”现象。如果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推迟衰老是完全可能的。科学家对不同群体期望寿命调查的结果表明,从事营养工作者其平均寿命为昀长。

当然,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食物营养、生活方式、卫生状况、气候环境、体育锻炼、精神状态、嗜好习惯等。但在这些因素中昀基础、昀主要、昀根本、昀经常对生命质量、寿命长短起作用的仍是膳食营养。

3.生命离不开七大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概述如下。

(1)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在体内不断地合成与分解,是构成、更新、修补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肉、蛋、奶、鱼、豆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脂肪:脂肪是能量的来源之一,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丧失,保持体温。油脂是脂肪的主要来源。

(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两类。它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4)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它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五谷类是糖类的主要来源。

(5)矿物质:矿物质是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能活化激素及维持主要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调节作用。蔬菜、水果是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6)水: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约占体重的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和润滑的作用。水的来源主要是我们每天所饮用的水和食物,以维持体内所需。

(7)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便速度,纤维素可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及减少对葡萄糖的吸收。

4.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食物中有千千万万的化学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营养素。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成分:如妇女怀孕后,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千克的新生儿;少年期儿童身高急速增长、骨骼和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等。

(2)是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成分:如肌肉收缩,呼吸中氧气的传送等,甚至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妇女的生育能力等都与营养素有关。

(3)抵抗疾病所必需的成分。

(4)可以经体内循环代谢排出体外,如我们每天吃进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素可以通过尿、粪、汗水、唾液、经血排泄出体外。

5.天然食物是营养素的最佳来源

许多人的进补观念常局限在某些特殊食品上,其实人类所需的营养素的最佳来源还是天然食物。

目前从营养科学认识的营养素不过几十种,但天然食物中所含的各类成分数以千计,其中有许多成分在人体所起的作用尚未被发现和认识,若是忽略了这些成分的摄取,或许短期内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时间长久下去,就可能使健康发生问题。

因此,不要以为所谓的营养补充品就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这些营养补品只是将已知的营养素调配加入,以满足人体昀基本的需求。

6.什么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由于进食不足或进食后食物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为慢性疾病消耗较大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无论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营养不良往往成为肥胖、心血管疾病及某些肿瘤的诱因,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一旦出现营养不良,病人身体里就已经缺少了以下一种或几种主要营养成分。供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如葡萄糖和脂肪。供人体细胞和组织生长、修复、更新的基本物质,如蛋白质。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成分,如维生素、钙、锌、硒、碘和铁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不再是食物资源问题,而是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心理背景和行为机制发生变异的结果。这些新的原因如下。

(1)神经性厌食:指由厌食情绪主导下的禁食行为,同时可能伴有超负荷运动。

(2)贪食症:指大吃大喝之后,又用催吐、泻肚、利尿和超负荷运动的方式,企图防止和消除食物吸收的病态行为。

(3)节食和禁食:指自我克制性的限制饮食、滥用减肥药,以及超负荷运动。

7.不可忽略的营养缺乏信号

自己身体缺不缺乏营养,这是很多人关心而又不容易作出判断的问题。其实,营养缺乏时,身体常会向我们发出种种营养缺乏的信号,提醒我们迅速找出应对之策。

(1)头发干枯、易断,可能缺乏蛋白质、糖类、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锌。

(2)夜晚视力降低,皮肤干燥、粗糙,可能缺乏维生素A。

(3)牙龈出血,可能缺乏维生素C;龋齿,可能缺乏氟。

(4)味觉减退,可能缺乏锌。

(5)指甲变薄、指甲呈舟状,可能缺乏铁。

(6)感觉异常或丧失、运动无力,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

8.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

能量指的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活动,也就没有人类。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产热的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国际上通常以焦耳(J)为热量的计量单位。1焦(耳)=0.239卡,即1卡=4.184焦(耳)。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千焦。人体从食物获得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内脏的活动、肌肉的收缩、维持体温以及生长发育等。

9.人体在不同状态下所需热量也不同

1卡(1卡=4.184焦耳)就是我们所吃的食物燃烧之后,使1克水的温度上升1℃时所需的热量。千卡(1千卡=4.184千焦)就是使1升水的温度上升1℃所需的热量,又叫做大卡(1大卡=4.184千焦)。

每人每天所需的热量,因个人活动及自身基本热量的消耗量而不同。在休息状态下,成年妇女每天平均需要约5440千焦,男子则需要大约6694千焦。任何运动都需要额外的热量,因而所需的总热量也随之增加。

10.热量的摄入与消耗应达到平衡

人类摄取食物中的热量用于维持所有生命活动以及从事劳动和社会活动,人体以能量做功的同时也释放热量以维持体温。

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人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则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活力消失,严重的甚至生命活动停止而死亡。

相反,若热量摄入过多,除少量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存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使人发生异常的脂肪堆积,人因此就会肥胖。

人每天热量的摄入与热量消耗保持平衡,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