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无碑
12940900000058

第58章

老乌就这样拖着,一直没给黄叔回话。老板娘也没有再来找过老乌。说话间,就是这年最后一次去瑶台厂交房租了。老乌让他请的女工带孩子,他可不敢再带着乔乔去瑶台厂。老乌去把钱交了,厂里到了年关,赶货赶得紧,黄云瑶也没有和他多说话,只是收了钱就忙去了。老乌想,不能总是这样拖着,还是得给黄叔一个交代,于是鼓起勇气去了黄叔的办公室。黄叔见了老乌,颇为尴尬。不自然地笑了笑,说:“来了。”老乌也像是做了对不起黄叔的事,低着头,说:“黄叔,对不起。”还是黄叔大度,说:“咳,这事我们也不对。老话怎么说的?君子不夺人所爱。也是你阿姨喜欢那孩子,让我去说的。都过去了,你也别往心里去。”老乌没想到,黄叔如此通达,感动地说:“黄叔您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这些天来,我吃不香睡不好,心里总像被一块烂布堵着。”黄叔说:“别往心里去,你黄叔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老乌觉得,他得给黄叔一个更充分的理由,一个舍不得孩子的理由。老乌想给黄叔解释一下,干脆就撒个谎,说他老乌其实就是乔乔的亲生父亲。老乌在来瑶台厂之前就想好了,就这样对黄叔说。老乌说:“黄叔,其实……”黄叔的手机却响了。黄叔接了电话,看了一眼老乌,老乌明白他在此黄叔不方便说话,便道:“黄叔您忙,我先走了。”退了出去,走到门口时,黄叔说了句:“帮我把门关上。”

走出黄叔办公室,老乌想,得去看看阿霞,怎么说,也是老相识了。就往注塑车间走去。刚到车间门口,却碰见老板娘,老板娘正在帮几个女工给注塑产品返工。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不像黄叔那样与时俱进,跟着企业共同成长,企业大了,黄叔的见识也广了,知识面也宽了,和他交往,若非知根知底,断不敢相信老板只读过高小。老板娘却是原地踏步,厂子越大,她越是插不上手,在家又闷得慌,又不愿去学打太极或是跳舞,更不进美容院,也没有别的爱好,黄叔和儿女们就劝她出去走走,去了一起趟新马泰,再也不想跑,说累得死。老板娘也是实在闲得慌了,不然也不会动心想领个儿子了。闲不住的老板娘,就爱到厂里做些杂事。看见不顺眼的,就爱去指责唠叨,弄得工人都很不待见她,连女儿女婿也觉得她来厂里是添乱。不让她来,她就说,我的厂,我想来就来,点样?的确如此,当初黄叔注册公司时,法人代表,是写了老板娘的名字的。黄叔也是为了安慰老板娘,才如是做。女儿女婿拿她没办法,就去求黄叔,黄叔说了她好多次,让她别这样,要有个老板娘的样子。但老板娘不听,倒说:“你生意做大了,就看不上我这老太婆,嫌我给你丢脸了。”黄叔脸青一阵白一阵,说:“你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没事了就不能去打打牌跳跳舞什么的,来厂里也就罢了,不要什么都管。”老板娘说:“看见他们浪费东西我怎么不能管?”话是这样说,后来,老板娘倒是真不怎么唠叨工人了,但三天两头跑到厂里寻些杂事做,若不知的,根本想不到,她是厂里的法人代表,还以为是一个杂工婆呢。黄云瑶也劝她妈妈,说爸爸是个爱面子的人,跟他交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没看他办公室里挂的照片,都是和大人物的合影。黄云瑶说:“妈,你也要进步,平时把自己打扮得洋气一点,又不是没钱,没事去泡美容院也是好的。”老板娘说:“你妈就是个农村女人,不习惯进那些美容院什么的。”老板和黄云瑶都拿她没办法,只好由着她了。

却说老乌想去看阿霞,不提防老板娘正坐在车间门口,低了头和老板娘打招呼。老板娘可不像黄叔那样通达,本来和几个女工有说有笑,见了老乌,脸上顿时寒霜密布。老乌赔着笑脸,说:“老板娘好。”老板娘“哼”了一声,不看老乌,老乌一时就不好下台了,没话找话,说:“老板娘,您还亲自来做这些事呀。”老板娘这次倒说话了,可一出口,却有些指桑骂槐,说:“我做这点样啦,做这系勿忘本。人要是忘了本,连猪狗都不如。”老乌讨了个没趣,哪敢去车间找阿霞,讪讪的回去。往后,再到瑶台厂,心里总是直打鼓,希望别碰见老板娘。但年底事多,总有些事要去瑶台厂和黄云瑶沟通。每次去,都像是做贼,低着头,麻溜办完事转身就走。老板娘却似故意和他过不去,看见老乌,以往顶多打个招呼。现在就会故意冲着人发脾气,说些指鸡骂狗的话,弄得老乌心里颇不是滋味。想,“罢了罢了,不做这二手房东了。”要是搁过去,以老乌的脾气,早就不干了,吃碗怄气饭,可不是老乌的作风。但现在不一样了,再不能由着性子来。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乔乔着想,若是失了这份差,乔乔怎么办?为了乔乔,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只要老板不说收回房子,只要还没有更好的生财之道,就是厚着脸皮也得在这里赖着。忘恩负义?那就忘恩负义吧。人这一生,哪能不被误解?老乌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总有一天,老板娘会原谅我的。话是这么说,可每次被老板娘讽刺挤兑时,心里终是不好受。因此这年的年三十,老乌也没去参加瑶台厂的晚会,自己在家做了两个菜,和儿子乔乔一道,迎接着新千年的到来。这年,老乌在自己的小店门口,贴了一幅自创自书的春联,把保云、阿湘、乔乔的名字都嵌在了联中。

联曰:

潇湘春雨保乔木

云涌秋水望瑶台

字是张猛龙碑的味道,波折有致,古朴苍劲,甚切老乌苍凉之心境。然老乌店陋,阶前无苔痕,往来尽白丁,无人识得他这笔情墨意,因此无事了,只是抱着乔乔,和乔乔言语。说来也怪,每当乔乔哭闹时,只要把他抱到门前看这红纸黑字,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发出清脆的笑,老乌心里,便灿烂了一千一万颗太阳。

过罢旧年除夕,便迈入新千年了。2000,这个数字,对于老乌这辈人而言,算得上是遥远的梦想。在老乌的少时便知,到得2000,吾国就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实现之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会儿,老乌尚小,和伙伴们一起算过,到四个现代化实现之时自己多大。那会儿觉得,2000年,四个现代化,是多么遥远的事情。然而只是眨眼间,就是2000年了。生活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若再说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标志,怕是要让人失笑。就在几年前,尚是成功者身份象征的传呼机,现在也已散入寻常百姓家。老乌记得,那会儿,黎厂长腰里是别了个呼机的,呼机上还带着条银光闪闪的链子。那会儿的报纸还曾讨论,说咱们和摩托罗拉合作吃了大亏,除那条链子算得上咱们自主知识产权外,传呼机的核心技术,是一点也没学到。转眼间,传呼机迅速普及,在瑶台,是个人腰间都挂着传呼机,还尽是中文机。不过这倒好,用传呼的多,回传呼的也就多,电话超市的生意,倒是越发的好。

那二手自行车店的老板,最后还是没把店盘出去,倒是用了极短时间,把店里的货降价处理一空。老乌却没有再开店。一是他实在忙不过来,二来呢,老板娘现在对他意见颇大,虽说未让他立马走人,但老乌未雨而绸缪,时有危机之感,总觉这份工朝不保夕,一点点小投资,亦加倍小心谨慎。这是其一,其二是那个空出的门面有人看中了,出价比较理想,比去年多出三百,而老乌付给黄叔的承包费未增,这多出几百,是他凭空多出的利润。老乌算了一算,自己开店,要请人,还要进货收钱什么的,每月虽能多挣千儿八百,倒不如直接把店租出去来得干净,就把那店面租了出去,落得清闲。租户开了间电脑培训室,摆了十几台电脑。老乌想,在瑶台这样的地方搞电脑培训,会有人来学么?电脑,可不是那么易学的。没想到,开张没两天,就有一二十人报名,十几台电脑得轮流使用。所谓电脑培训,只是教授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如用金山打字软件练王码五笔,及WORD,EXCEL这些基本的办公软件。店老板是川西人氏,年方二四,姓唐名涛,学员们都叫他唐老师,老乌跟着叫他唐老师。唐老师白白净净,文质彬彬,中等个儿,一表人才。老乌对文化人天生好感,因此只要到西巷的租屋来,总爱抱着乔乔,到唐老师那儿小坐、闲聊,觉得和唐老师聊天是一种享受。唐老师也未因老乌脸上那胎记而嫌恶他。没多久,两人倒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