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向阳湖
12940500000045

第45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王士菁鲁迅研究,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门学问。聊起这个话题,我们不能不提到王士菁先生。早在1948年,新知书店隆重推出《鲁迅传》一书,使刚满而立之年的他成为我国第一个为鲁迅先生作传的人。当时,许广平和周建人还分别为此书写了序言和后记,对作者的学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建国以后,王先生无论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干编辑,还是去广西大学当教授,或是到中国社科院做研究员,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钻研鲁迅,宣传鲁迅,捍卫鲁迅。

我采访王老,言谈内容自然也离不开鲁迅。老人首先回忆道:“1966年‘文革’发生不久,7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9期发表了阮铭、阮若瑛的批判文章,题为《周扬颠倒历史的一支暗箭——评〈鲁迅全集〉第6卷的一条注释》。这条《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注释,是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布置,由我写的初稿。因为郭沫若、茅盾等大家都要过目,我十分慎重,请冯雪峰看后才打印送审。结果不料被二阮当成靶子点了名,当然,矛头主要是对准周扬、林默涵、邵荃麟的。那年中宣部成了‘阎王殿’,被打倒;文化部更是‘梨庭扫院’,要彻底摧毁,像汉朝时对待匈奴一样……由此可见,‘文革’的教训是不少的,这以后下干校便是其中(原因)之一。”

王老的平铺直叙,使我走进一段已渐渐远去的历史,不免生出几许感慨。事先我早知道,他于1952年夏进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历任鲁迅著作编辑室副主任、主任,60年代担任副总编辑长达10年之久。1969年秋天,他带着夫人杨丽平及子女下放咸宁。顺着话题,我便请他谈谈向阳湖的见闻和对干校的思考。

鲁迅研究专家王士菁“向阳湖,是值得纪念的地方。”接着,他深情地向我介绍道,一是咸宁的老乡好。文化人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到干校,有的人还受到管制,但老乡们并没有把他们看成专政对象。如有位李大爹,对初到时借住他家的十四连的同志特别热情,让人想起解放区的老乡。后来当地群众还手把手地教知识分子学插秧,不少五谷不分的人经过锻炼,达到了中等劳动力水平。二是地方的组织好,咸宁地区的党政领导都比较讲党的政策,没有把文化部干校和地方干校区别对待,也没有将北京人另眼相看,所以大多数“五七”战士在干校还是有收获的。有的人在劳动中体力大大增强,回城后生病比以前少多了。话说回来,干校的“阴暗面”更不容忽视。如搞斗、批、改,审查老干部,像长征老战士冯雪峰、老干部李琦、老学者金灿然等人都被斗争、批判,没有个是非。还有好多事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有一位管理机械连队的军代表,身为教导员,却利用职权强奸女“五七”战士,严重败坏了解放军的形象,引起公愤,只好卷起铺盖离开。又如,本来平时大家都在一起,各人的品行、能力都彼此熟悉,可有的人一当上小头目,便神气十足,凌驾于众人之上,如同鲁迅早年讽刺的“一阔脸就变”……

王士菁题词我边听边记告一段落,然后环顾王老的书房,但见顶天立地的一排书柜里满是各种版本的鲁迅著作和鲁研资料,还有一尊鲁迅塑像栩栩如生,立在窗台前。于是,我向王老请教有关专业的问题,他马上回答道:“现在有人说鲁迅研究工作正统、教条、保守、僵化,这是片面的。我还是坚持认为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正确。鲁迅最重要的是硬骨头精神,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反动派要杀他、逮捕他,他出门时不带钥匙,视死如归。国民党的通缉令没有取消,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鲁迅百分之百正确,他也有批评人弄错了或过了头的时候,这只能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因为他批判过的人有的后来变好了,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新中国成立后便从海外回来报效祖国,这和鲁迅再没关系。鲁迅死后,对他作品的注释也有一些不妥之处,有的人并不反动,但被时髦的政治标准‘判’过反动。”王老还举例说,一次他到西安讲学,有人提出来要讲鲁迅的缺点,他便讲了其局限性的一面,这丝毫不影响鲁迅的伟大。鲁迅自己也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

王老的叙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不愧学者风范。闲谈中,我又了解到,他离开干校后曾调广西大学当了几年中文系主任,再调中国社科院工作,先后担任鲁迅研究室主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并主编《鲁迅研究》月刊,参与编辑和出版新版《鲁迅全集》等大部头著作,为开创鲁迅研究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现在离休多年,一般不愿参加会议,主要是看不惯时下风气不正,往往讨论学术少,剩下的时间游山玩水多。而他历来主张专心治学,本分做人,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虽然不在位了,尤其注重保持晚节。

老学者这种高洁的品格让人肃然起敬。访谈临近尾声,他还没有忘记对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表示自己的态度:“现在,要想办成一件事情的确不容易。你们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在为建‘文革博物馆’打基础,虽然没有完成的期限,办事也要尽量考虑成熟一点,周到一点。你寄来《咸宁日报》上的‘向阳湖文化人采风’,我都读了,重点文章看了一两遍。我的感觉,有的同志谈得深刻,但有的也不够真实。你们挖掘干校文化,关键是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前些年查‘三种人’,很多打过人的人仍然没有事,这说明我们仍要警惕右,防止‘左’。”有鉴于此,当我请王老留言纪念时,他信笔写下了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