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向阳湖
12940500000101

第101章 电大的骄子,咸宁的骄傲

——记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开拓者李城外

李城外在九宫山2009年10月18日,金秋收获季节,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咸宁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城外作为湖北杰出电大毕业生代表,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10月28日,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庆典上,李城外又代表全省50万电大毕业生作了典型发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殊荣,也是咸宁人的骄傲,更是对他从事的向阳湖文化研究事业的充分肯定。

李城外于1982年以通山县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通过刻苦自修,圆满完成学业,毕业论文《试论〈围城〉的讽刺与幽默》获优秀论文奖,1985年如期毕业。2000年被咸宁市电大评为全市优秀电大毕业生。2001年2月,被评为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001年5月,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团省委、省青联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02年,在咸宁市“百星耀鄂南·十佳大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2007年元月,被省人事厅、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城外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五七”干校研究专家之一,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开拓者。10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文化,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京城文化界资深人士的高度评价,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为鄂南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挖掘一座“金矿”,坚持“文化苦旅”

自1994年起,李城外开始挖掘向阳湖这座宝藏。他一人着手采访曾经下放在向阳湖的文化名人,共发表人物专访100多篇,约请文化人撰写回忆文章60多篇,发稿近80万字。《咸宁日报》开辟有关专栏5年之久(荣获“湖北新闻奖”),《九头鸟》开辟“话说向阳湖——城外专访”栏目长达9年。1997年12月,专栏文章结集为《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上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上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和回忆录。1994年4月至次年5月,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在“荆楚风流”栏目中播送“向阳湖文化名人专访”专题。1997年3月至8月,咸宁电视台推出大型系列专题片“向阳湖文化名人专访”,其中专题在湖北卫视台播出后,荣获“湖北电视奖”。1998年底,李城外在咸宁师专中文系发表演讲《历史在这里沉思》。1999年秋,他又策划发行了“中国向阳湖文化名人风采”纪念封(共6枚)。《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湖北日报》和《人物》、《传记文学》、《今日名流》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有关咸宁宣传向阳湖文化的专访、回忆、消息和评论。蜚声海内外的萧乾先生评价:“我相信它们不但在当代拥有众多读者,将来也会有历史价值”;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认为:“后来人如写文化大革命史的‘儒林传’,这是一批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种野史的真实性或为正史所不及”……

打响一张品牌,成果蔚为大观

1996年3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新闻出版界七位委员联名提案(1137号),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并支持咸宁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咸宁市走向21世纪的战略构想》也将向阳湖文化村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向阳湖人文景观开发成为咸宁市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2000年6月6日,李城外乘势而上,发起成立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开展经常性活动,成果迭出,好戏连台。2001年,“向阳湖文化书系”(即“情结”和“采风”两书下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同时,他创办了会刊《向阳湖文化报》,面向全国文化界交流。他还在《人民政协报》、《武汉文史资料》、《湖北档案》、《南鄂晚报》开辟专栏。有关向阳湖干校的文章,遍及《新华文摘》、《新文学史料》、《湖北日报》等多家报刊。2002年11月7日,省政府公布“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春,李城外在著名网站“人民网”主持“湖北有个向阳湖”专题。2005年春,他担任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5集专题片《在咸宁干校的日子里》总策划;他还积极与市档案局合作,促成了向阳湖文化被列为国家档案局抢救项目。2006年,《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重点介绍了“向阳湖文化”。2007年,省作协“文学湖北”实施工程将“向阳湖文学”列为鄂南最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之一,《向阳湖文化人采风》被列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研究生书目。2008年6月,李城外在《中华儿女》发表《1968年:中国五七干校之滥觞》一文,分别被《党的生活》、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等媒体争相转载。近年来,他还先后考察了全国各地主要“五七”干校旧址,并接待了全国政协文史委和台湾、香港、日本学者对向阳湖的考察,应邀到省内外大中院校和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年会作专题演讲和学术报告。咸宁高中已将向阳湖文化编为校本教材。由李城外编著的“向阳湖文化丛书”(7本,300余万字)已定稿,即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套系统研究“五七”干校丛书。

树起一面旗帜,成就一番事业

由于李城外的出色工作,《中华儿女》、《文艺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世纪行》、《湖北作家》等多家报刊均发表长篇报道宣传他的事迹。2008年2月5日,李城外在《湖北日报》发表《守望向阳湖》,作为《自述-走过改革30年》的开篇之作。著名学者章开沅曾高度评价说:“向阳湖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很了不起。它作为湖北的一个文化亮点,应大肆宣传。这项工作如果做好,不仅有全国意义,而且有世界意义,如俄罗斯西伯利亚群星灿烂……”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李城外于2009年6月6日发起成立了“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聘请了京城文化名人和文化界老领导及中外著名学者担任顾问,会员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随着中心的成立,“向阳湖”这个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符号、象征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化石的文化品牌,将会在海内外更广的范围传播;同时,以“新浪博客-城外的向阳湖”为载体,真实反映了鄂南及全国“五七”干校的研究成果。6月26日,李城外再接再厉,又发起成立了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五七”干校为研究对象的省级学会。研究会聘请26位曾下放向阳湖的京城文化名人担任顾问,中国版协名誉主席、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发来贺信,标志着向阳湖文化研究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向阳湖文化的影响已走出咸宁,走出湖北,波及海内外。

同时,作为一名学者型领导,李城外担任县处级干部十多年来,在每个岗位上都取得骄人成绩。在地委办公室工作期间,曾在全省党委信息工作会上宣讲向阳湖文化;在市政协工作时,主编《咸宁文史资料》“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史料”、“向阳湖文化”、“李自成归宿研究”和“赤壁文化”等专辑,吸引全国政协组织文史委员专程考察鄂南;在市新闻出版局主持工作以来,该局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2004年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7年3月,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元月,被国家版权局评为2006年、2007年度“打击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2009年,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办案有功集体”,为鄂南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业绩。

(《南鄂晚报》2009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