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44

第44章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从前,有一个普通的木匠,在为一家法庭制作椅子的过程中,不仅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的工作,还特意把其中大法官坐的那把椅子做得又干净又漂亮。当有人就此向他提出疑问的时候,这位木匠十分严肃认真地解释说:“你问我为什么要把这把椅子做得结实耐用吗?那是因为早晚有一天我会以大法官的身份坐到这上面来,所以当然要让它足够结实,好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呀!”

一个木匠怎么能够成为大法官呢?没有人肯相信他的话。直到几年后,这位木匠真的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大法官,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愿望,坐在了他精心打造的那把椅子上。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却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而且也能够以一份积极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那么他往往就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稍稍了解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但就多数人而言,我们只是利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比起人所能释放出的全部潜力来说,只是冰山之一角。而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的人类,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那么就算不能创造人间的奇迹,最起码也可以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正如他在具体的某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像怎样期待,就拥有怎样的人生。”这句话讲的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态度的重要性。既然不管怎么样都要度过这一天,或者说是这一生,那么为什么不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一试呢?在这方面,同样在美国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12岁时就从苏格兰移居到美国的卡耐基,先是在一家纺织厂里当工人。当时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做个全厂最出色的工人”。因为他抱定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同时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实现它,终于使得自己成为了工厂里最优秀的工人。当他后来转行去做邮递员时,他又要求自己“做全美国最杰出的邮递员”。当然经过努力后这个目标也很快地实现了。卡耐基的一生都是如此。他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地位不断地为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可他的座右铭却始终如一,那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并不是非要拥有显赫的名和可观的利,更不是要同别人比出个贵贱高低。尽管卡耐基最终成为了富翁和名人,可那却是他个人不懈奋斗的结果。而一个最好的自己,其实并不取决于你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也不依靠于你的外在身份的尊卑,它的关键之处只是要看你是否拥有了一份实现自己理想的强烈愿望,要看你身上的潜能是否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关于这一点,那些发生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数不胜数的故事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充分的证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它只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只和我们自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