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01

第1章 快乐处世

给自己戴上“宽容”的护身符

当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无辜的伤害,或是被他人所欺凌和侮辱的时候,你是选择以牙还牙打击报复呢,还是选择宽容大度忍让一步呢?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那些卑微下贱、生性懦弱的人才会被迫地选择后者。可许多心理学和医学专家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恰恰是这些人所认为正确的前一种选择,才是具有更大危害的错误之举——因为过激的报复心理会严重地伤害人们的健康,而长期积累的忧郁和怨恨的情感更是造成诸如高血压、胃溃疡和心脏病等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即便是我们的容颜,也会因为这些不良情绪的长期存在而变得僵硬老化和皱褶丛生。

对此,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作品中告诫世人:“不要为了敌人而过度燃烧心中之火,不要烧焦自己的身体。”

的确如此。与其被失去了理智控制后的仇恨之火烧得体无完肤,还不如试着去宽容和忍让那些能够为我们所包容的一切。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小到具体的某一个人,大到宏观的整个世界。

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境界。它不仅能够使人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与社会达成一种完美无缺的融合。学会了宽容与忍让,你将会拥有一份更加潇洒更加快意的人生;学会了宽容与忍让,你就能占据一个永远有利永远一劳永逸的位置;学会了宽容与忍让,你将再也不必为那些点滴琐事而斤斤计较,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人世间最好的一种美德。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并于酒酣之际命后宫宠妃出来劝酒,大家因此更加兴高采烈。突然一阵疾风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顿时席间一片漆黑。而一位大臣因为酒后乱性竟趁此机会拉扯宠妃的衣袖,结果却被宠妃随手摘下了他的冠缨。于是,宠妃向楚庄王哭诉了遭遇,并要求查找出缺少了冠缨的这个大臣予以重罚。

然而楚庄王却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在重新点起蜡烛前大声命令所有参加宴会的大臣们都摘下冠缨,这样即使是重新燃起了蜡烛也就判断不出谁是那个胆大妄为的臣子了。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大度的巧计所放过的大臣,在率领军队与郑国交战的时候表现得极为勇敢,不仅战胜了敌军,更以自己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报答了楚庄王的宽容之情。

懂得宽容与忍让之礼的人,即便他从未奢望过得到回报,更不会主动地去索要回报,但却往往会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回报,而且是更大、更丰厚的回报。

《寓圃杂记》中就记述了关于杨翥为人的两件小事。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怀疑是杨翥家的人偷去了,就整天指桑骂槐地羞辱姓杨的人。

家人把这件事告知给杨翥后,他反而毫不在意:“又不只是我们一家姓杨,他愿意骂就随他骂去。”

另外一个邻居,每逢遇到雨水过多的时候,就将自家院里的积水排放到杨翥家的院子里去,给杨家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可杨翥也没有生气,还用“总是晴爽的时日多,下雨的日子少”这样的话,来劝慰自己的家人不要太在意。

久而久之,杨翥的这种宽容与忍让的做法终于感动了周围的邻居们。当一伙强盗密谋抢劫杨家财物的打算被杨翥的邻居们恰好听说后,他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杨家守夜防贼,终于使杨翥和他的家人免去了这场灾祸。

宽容与忍让虽然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要是把它真正地落到实处就不太容易了,因为这是对一个人的全部道德修养和人格尊严的一种考验。如果有谁确确实实地能够经受得住这种考验,那么他就像是拥有了一块最好的护身符,可以保护自己一生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