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12933900000075

第75章 向女孩传授保有财富的“真经”

古今中外,太多的家族兴衰史表明:不管一个家族通过什么途径发家致富,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于是,有人总结出一条定律——富不过三代。

有报道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但是由于没有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而且,在目前国内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大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

同样,全球家族企业也普遍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在美国的家族企业中,30%可以承传到第二代,12%可以承传到第三代,只有3%可以承传到第四代及之后;德国用“创造、继承、毁灭”三个词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

为什么古今中外这么多家族都打破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呢?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得保有财富的“真经”,更不知道把这个“真经”代代相传。

如今,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能赚很多钱,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并希望自家的女孩不必再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然而,如果我们不懂得保有财富的“真经”,没有把保富之道传授给女孩,她往往会把我们辛苦积攒的财富挥霍一空,而之后她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为生计奔命的问题了。

话说回来,即便我们的女孩有能力赚很多钱,如果她不懂得保富之道,同样也会面临守不住财富的危险,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所说:“赚钱容易守财难。”

如果我们希望家族的财富能够更长久地传下去,希望女孩成为一个真正的富贵之人,就要把保富之道传授给她。

◆◆给女孩留下做人的道理而非钱财

如果我们被问道:“将来会留给女儿什么遗产?”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是金钱、企业、房产,还是其他?

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这样一段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一样,那么留钱给他反而会损害他奋斗的意志;如果子孙后代不如我,那么留钱给他反而会使他变得好逸恶劳,从而增加他的过错。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女孩留太多钱财,而是留下做人的道理。对于女孩来说,做人的道理才是能够让她受用终生的“财富”。一旦女孩拥有了这份“财富”,她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

◆◆告诉女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中国祖先信奉了几千年的信条,是留给我们的宝贵忠告。它告诉我们一个原则:获取财富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

如果一个人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那么他不可能守住财富。正如《大学》中的一句话:“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比如,那些通过贪污受贿、赌博、偷盗、坑蒙拐骗等手段获得钱财的人,最终都会被绳之于法,他们无法享用钱财,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因此,我们要告诉女孩,保有财富的前提就是光明正大地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财富,千万不要羡慕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不是自己应得的财富,永远也不要眼红。

◆◆引导女孩把钱财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古人常把“财”比喻成水,因为水是流动的,而只有流动的水能保持清澈、畅通。如果把“财”占为己有,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将来就会发臭。有人曾说:“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因此,我们要引导女孩把钱财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前面曾提到的,用零花钱帮助失学儿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把衣物、图书、文具等生活或学习用品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献出自己的爱心;等等。总之,我们不要让女孩把钱财占为己有,而是懂得用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财富才能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向女孩传授保有财富的“真经”

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经营的金融、机械制造、电力、商业等企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亲眼目睹了很多显赫家族的没落,也看到了很多豪门一夜暴富而后家道败落,有感于社会风气奢靡不正,便结合一生的见闻,融合历史经验和教训,写了《保富法》一书。

在书中,聂云台深刻阐明了保有财富的真理,劝告人们要懂得散财,懂得修福,懂得修善。聂云台认为,只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爱惜福报,行善积德,放远见识,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最佳途径。说到“因果”,可能很多父母会认为是迷信。其实不然,所谓“深信因果”,就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个人不深信因果,可能就会肆无忌惮地做违背伦理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保有财富的“真经”传授给女孩,让她深信“施财救人能得福,节约粮食、水电能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