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12933900000002

第2章 把培养女孩当成我们一生的事业

乖巧的女孩惹人怜爱,因此在教育女孩时,我们可能会收起教育应有的严肃与严厉,转而变成了娇惯与宠爱。但显然,娇宠之下,女孩也会受其所害。所以,我们应该丢掉那种毫无智慧的教育方式,只有不娇不惯,理智地向女孩表达爱,才能让她真正获得成长。

教育孩子原本就该是父母一生的事业,这理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家有女孩,有些父母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女儿与我们才能一起过多久?这‘小棉袄’一旦成人,早晚都会嫁为他人妇。既然女儿注定要离开我们,倒不如趁她还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好好疼她几年,娇惯她一下,也是人之常情。”生活中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但《战国策》中赵国的左师公触龙却这样提醒我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疼爱女孩,就应该为她考虑得再长远一些,不能只因为她未来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就只想多疼爱她,却忽略了对她的教育。

其实,培养女孩应该是我们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我们可以想想看,如果我们从女孩小时候开始,就教她知书达理,教她生活必备的各项技能,教她学会理智地为人处世,教她坚强,教她有爱心……那么,她未来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女性。

而到那时,女孩会找到与她情投意合的伴侣。而且,能与她志趣相投的另一半,也一定是有道德、有事业心的好青年。如此一来,女孩未来的人生不是会更加幸福吗?

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着追求眼前这几年对女孩的宠爱娇惯,而是应该看得更远一些。我们对女孩的教育会影响她的一生,即便她长大了,即便她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对她的教导也会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并能在她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她最为准确的帮助。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女孩呢?

有位妈妈是这样做的:

为了培养女儿,我采取了“糖果加说教”的双重教育政策。

如果女儿听话,我就对她有求必应,而且有时候还会额外给女儿买许多礼物。女儿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只为让女儿知道我爱她。

但如果女儿违反了我的原则与规定,我轻则训斥,重则责骂,还会大道理讲一大堆。倘若女儿有一点反对,我又会采取眼泪攻势,苦口婆心地“劝说”女儿听话。

女儿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快乐,我也觉得自己这样的教育方法太累了。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去培养女孩的,但这样的培养方法只是为了培养而培养,只是出了问题再去教育,并不是长久之计。

而荀子的建议则是:“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教育女孩时,可以爱护她,但不要迎合讨好她,也就是不要宠她、娇她、惯她;同时也不要太过严苛地指使她,也不要声色俱厉地教训她,而是要用正确的道理来引导她,不要强迫她,让她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

荀子是在提醒世人:培养女孩,应该爱与教育相结合。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

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而不是未来的寄生虫,这个社会不需要只会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无能女孩。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再面对女孩时,也就不会只想着如何哄她开心,更不会只想着满足她无穷无尽的要求与欲望,而是从丰富她的知识、提高她的能力入手,以她的个性、兴趣为基础,帮她铺设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

其次,多为女孩的成长考虑,不要只想着由我们来为她提供优越的生活,因为女孩未来的人生路是需要她自己去走的,我们再怎么宠她、惯她,也不可能娇惯她一辈子。所以,与其只让女孩享受眼前几年的表面快乐,倒不如教她学会自己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她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和她一起规划她的人生,激活她内心为自己奋斗的激情与动力。

最后,和女孩一起为未来努力,教育她的同时,也要让她将我们的教育方式传递下去。因为,女孩不仅是教育的受益者,也是教育的传播者。

古语说:“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女孩教育好了,天下就太平了,这足见教育女孩的重要性。要知道,女孩也会成为母亲,那时她身上肩负的就是教育她的下一代的重任。我们对她不娇不惯,对她采取有智慧的教育方法,她就能从我们身上学会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

由此可见,我们对女孩的教育将会影响她的一生,甚至还会影响她之后的几代人。这也足以证明,教育女孩应该成为我们为之坚持一生的事业。不娇不惯是一种有智慧的教育方法,只有用智慧将这个教育方法贯彻始终,女孩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