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2930200000022

第22章 金钱管理——好孩子必须会理财、善理财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和家中的老人都会给孩子一些压岁钱,上学的孩子也大都有零花钱。面对这些钱,孩子们是怎么花掉的,他们对钱又有些什么认识呢?

上海有关人员曾就这些问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都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的问题。而“钱只是用来购买物品的工具”、“钱就是用来花的,有了钱就应该花掉”、“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时就去购买”、“喜欢购买广告上的商品”、“没钱的时候,就向父母要”、“进商店时,总是把身上的钱都花光”等想法、习惯、行为是大多数孩子普遍具有的。

安安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从1年级开始安安就被送到了寄宿学校。起初,爸爸妈妈把零用钱交给老师代为保管。安安10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保管零用钱了。爸爸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忙,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你,需要什么你就自己去买。钱,需要多少我们都会给你。”这样,安安手里经常有几百块钱。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从不管那些东西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他的小屋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高档玩具,有些根本就没有打开包装。

有一次,安安两天花完爸爸妈妈给的500块钱又打电话要钱时,正赶上爸爸妈妈的生意不顺利,他们对安安说:“不给了,刚给的500块钱怎么就花完了?你怎么花的?”批评完就把电话挂了。两天后,学校的老师打电话给安安的爸爸妈妈,说安安在学校偷了同学的钱。安安的爸爸妈妈惊呆了。

孩子们的普遍想法和安安乱花钱的行为都在提醒我们: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习惯,不仅能使孩子正确看待金钱,还能使他会理财、善理财,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理财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越早具备理财的观念,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

想要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习惯,我们可以考虑下面几个建议。

提供给孩子适度的零用钱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人都对他宠爱有加。往往是孩子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对于孩子的吃要最好、穿要名牌的要求,我们宁愿自己节约,也要省下钱来满足他的愿望,于是,孩子就变本加厉,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这样不仅我们无法承受,孩子的心灵也会被金钱所扭曲。

点点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虽然他们挣钱很辛苦,但不想苦着孩子,所以不光点点要钱的时候会无条件满足,有时还会主动给点点一些零花钱。

点点不知道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虚荣心也在增长,开始和班里的同学比吃、比穿。点点向爸爸妈妈要钱越来越频繁,数额也越来越大。

爸爸妈妈有些支撑不住了,他们找了一个机会,想跟点点谈谈节约花钱的问题,可是,话题刚开了个头,点点就气呼呼地连饭也不吃就跑出去了。

爸爸妈妈对点点的溺爱,使他们自己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论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给孩子的零花钱都要适度、有节制。不可以随意多给,也不能有求必应。究竟应给多少,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如餐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必要的零食费等。给零花钱的时间也最好固定,如每星期的同一天,给孩子同样数目的钱,这样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当然,随着孩子年龄和责任心的增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可以逐步增加。

向孩子示范理性消费,并教孩子理性消费

当孩子手里掌控一些零花钱时,他如何消费往往是跟我们学习的。如果我们理性消费,也就是在向孩子示范理性消费。

楠楠上小学2年级,平时爸爸妈妈出去购物的时候总是带着她。他们买任何一样东西都会仔细考虑是不是一定必要,而且同一样东西也要经常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这样,楠楠无形中也学会了合理消费。有时,班里同学出去买东西会叫上楠楠。但是,楠楠无论买什么东西,都像个大人似的仔细考虑自己是不是一定需要,并且对比哪个质量比较好,挑好东西后,还会跟卖主讲价,买回的东西通常既便宜,质量又好。

当孩子手中有了一定数目的金钱时,我们一定要教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首先,要让他明白一个支出原则,即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然后,让孩子制订一个消费计划。我们不能干预孩子制订计划,但是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监督、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根据计划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在我们的指导和监督下,孩子就会逐步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从而有所节制地花钱。

给孩子准备三个储蓄罐

我们和老人给孩子的压岁钱、过节钱、零花钱等,孩子不可能一下子花光,对于这些钱,我们应及时教孩子学会储蓄。

美国畅销书《钱不是长在树上的》的作者戈弗雷建议孩子将自己剩余的钱放在三个储蓄罐里。一个储蓄罐里的钱用于自己日常开销中的“必需品”;一个储蓄罐里用于短期储蓄,如为买昂贵的“必需品”积攒资金;还有一个储蓄罐里放长期存款的存折。

这样,孩子不仅能知道如何使用零花钱,还能为日后做储备。所以,赶紧给孩子准备三个储蓄罐吧!

让孩子体验持家和挣钱

前文提到的点点,之所以乱花钱,是因为她不知道爸爸妈妈赚钱有多么辛苦,而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给她机会让她明白。我们要吸取她爸爸妈妈的教训,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孩子持家,如让他去买菜、交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等,这样孩子就能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是一个固定的额度,而家庭也有一些必要的开支。孩子在了解这些情况后,就能明白花钱为什么一定要有节制。在有些经济拮据的家庭,孩子还能体验到生活的艰难,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热爱父母。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大一些的孩子体验赚钱的艰难。

5年级的程程想要报名参加夏令营,需要2000元。他跟爸爸妈妈商量,爸爸妈妈同意给他1500元,但剩下的500元要程程自己在周末想办法解决。程程欣然同意了。

经过了解,他决定通过帮商家散发广告来挣钱。第一个星期六的工作结束后,程程疲惫地回到家,跟爸爸妈妈说:“挣钱可真难啊,我的两条腿都快断了!”爸爸妈妈虽然很心疼,但也为程程的感慨而相视一笑。

程程最终挣足了夏令营需要的钱,如愿以偿地参加了夏令营。不仅如此,程程从此明白了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也学会了节约花钱。

赚钱的辛苦只有父母自己能体验的时候,孩子是不懂得珍惜金钱并节约花钱的,所以,当孩子具备一定能力的时候,让他去尝试自己赚钱,这样他才会明白珍惜的意义,才会主动养成管理金钱的良好习惯。

可以尝试购买收藏品作为投资

金钱管理,不仅包括金钱的使用,还包括金钱的投资。大一些的孩子,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合理消费,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投资的知识。如果他们有兴趣或者想尝试,还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一些投资,如买国债等。其中比较好的一种投资是让孩子用压岁钱、零花钱购买邮票、纪念币甚至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等到孩子因上大学或者其他原因要用钱的时候,其转变成现金的收益也会高于普通的投资。

当然,投资是有风险的,我们在教孩子投资的过程中,还要告诉孩子这一点,让他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