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2930200000020

第20章 追求效率——让孩子高效做事,远离懒散

我们可能都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个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以说“工作时间”是不会改变的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做更多的事情,获得更大的“工作总量”,那么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做事情要追求效率。

一个成年人做事不懂得追求效率,那么他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不会很多。而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做事追求效率,那么他就会进步得很慢。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孩子做事没有效率,他就会渐渐养成做事拖沓、懒散的坏习惯,使得人生庸庸碌碌。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事追求效率的好习惯,让孩子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不能刻意要求孩子求多求快,否则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办事效率。

小颖今年上4年级了,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总是说自己“忙”,没有时间玩儿。

原来,小颖的妈妈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妈妈还为她布置了很多学习任务,并且常常亲自监督,不给小颖一丝的空闲时间。

后来,小颖因为上课时睡觉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通过和小颖谈话,老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因,于是便找到了小颖的妈妈,劝导她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

妈妈却十分不解:“我这不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多学点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吗?”

这位妈妈的做法真的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追求效率是要做到合理利用时间,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求多,就像小颖那样,表面上看确实是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作业,然而她所取得的这些“量”是牺牲了休息的时间换来的,而且也未必全部记住了她所学的。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牺牲的休息时间就要从别的地方补回来,所以小颖上课的时候没有了精神,耽误了课堂学习,这样算下来,学习效率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

当然,追求效率也不能一味求快,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为了多做事情,一味求快,最后发现做完的事情不符合标准,必须重新做,这反而降低了效率。

要做到提高办事效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华罗庚曾经提出过一道“沏茶问题”:怎样做才能更快地喝上茶?一种方法是烧上水,然后利用等水烧开的这段时间洗茶具,准备茶叶,等都准备好了,水差不多也烧开了,这样就可以喝茶了。另一种方法是我们先准备茶具和茶叶,准备好后,再烧水。与前一种方法相比,这种做法的效率就低多了。原因在于等待水开的这段时间白白浪费了,要喝到茶需要等更长的时间。

看了这个例子之后,许多妈妈可能会想,要让孩子懂得并且做到办事追求效率真是太难了!但是,只要孩子养成了追求效率的好习惯,那么对他的学习、将来的工作,乃至未来的生活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尽己所能来培养孩子做事追求效率的好习惯。

不要给孩子做“反面教材”

有时我们批评孩子懒散,做事没有效率,其实,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很可能就是从我们身上学来的。

妈妈下班回家后看到孩子在看电视,便问道:“作业做完了吗?”

“都做完了!”孩子痛快地答道。

“那让妈妈检查检查。”说完,妈妈就走进了孩子的房间。可是映入妈妈眼帘的却是乱糟糟的书桌。妈妈生气地问道:“写完作业为什么不把桌子收拾干净!”

孩子马上说道:“您吃完饭不是也总不收拾吗?为什么只说我!”

妈妈的行为让她的批评在孩子面前显得很无力。

还有这样一段简单的对话:

妈妈:“儿子,作业写完了吗?”

儿子:“没呢!”

妈妈:“没写完你就看电视啊?”

儿子:“没事儿,不着急。爸爸不老这么说吗?”

事例中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学着妈妈的行为,做完作业不收拾东西;另一个是学着爸爸的说法,在重要的事情没做完的情况下就去看电视,还不着急。这些都是孩子懒散的表现,而他们这些懒散的行为正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所以,我们平时办事要干净利落,不拖拖拉拉,不要有懒散的习惯,否则我们的孩子很可能就会染上这些不好的习惯。

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追求效率的益处

如果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做事情讲求效率会有很多益处,那么孩子不用我们督促,自己就会去追求效率。

天天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为了让他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妈妈对他说:“天天,你要是能快一些写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妈妈就带你出去玩。”

听说可以出去玩,天天一下子来了精神头,很快就把作业写完了。

妈妈没有食言,带着天天逛了商场。回到家后,天天想看电视,妈妈却制止了他,说:“先不要看电视,我们来检查一下你写的作业。”结果,由于刚才写得太快,天天出现了很多错误。妈妈对天天说道:“天天,这样可不行啊,写完的作业都是错的,你不是还得改吗?那就只能牺牲看电视的时间了,而且只能怨你自己。如果下次你能够写得又快又好,妈妈不仅让你出去玩,还允许你看电视,妈妈绝不食言!”

天天对妈妈的要求无话可说,认认真真地把作业改完了。

第二天,天天果然提高了写作业的效率,写完后高高兴兴地去看电视了。

天天感受到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就可以有更多玩耍的时间后,他就主动提高了自己写作业的效率。孩子就是这样,只要他感到一种做法对自己有好处,那么他就会自己主动去那样做。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高效率完成一件事之后,对他说:“你可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做了这么多事情,还做得这么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一种成就感,在他今后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追求做快、做好了。

告诉孩子做事要专心致志

孩子不懂得追求效率,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孩子做事的时候三心二意,不能够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

李伟上3年级了,可是他总是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于是妈妈决定暗中观察他写作业,想找出其中的原因。

只见李伟拿出语文作业开始写起来。一开始还比较认真,可是几分钟后就开始摆弄起自己新买的小玩具。妈妈提醒道:“不许玩,专心写作业!”听到妈妈的话后,李伟把玩具放在一边,又开始写起来。

没写多一会儿,他又要喝水,喝了一口水,便把水含在嘴里玩了起来。玩了几分钟,李伟又“认真地”写了起来,可是没有10分钟,他又跑进了卫生间。就这样,写写停停,本来3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结果他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做完。

其实,像李伟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孩子由于自我控制力差,经常出现走神的状况,特别是在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干着一件事,还想着另外一件事。这是很不利于孩子提高做事效率的,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孩子的这个不良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有些要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要为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孩子在房间里学习,我们在客厅看电视,那么孩子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再比如,孩子的书桌上摆满了他喜爱的玩具,那么他就会在学习的时候惦记着这些玩具,所以我们要让他的书桌尽量整洁,没有与学习无关的小物件。

再有,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另一件事,那么可以让他先停下笔,跟他说好,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是时间不能太久,然后必须马上回来专心学习。还有,我们要告诉孩子做事情不可以着急,也不可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要集中注意力,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总之,只要我们帮助孩子克服了走神的毛病,让他做事的时候专心致志,那么他的做事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