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2930200000018

第18章 事先计划——务必牢记预则立不预则废

每位妈妈都有过为孩子的学习操心的经历。这确实是让人头痛的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孩子不抓紧时间,做作业时总喜欢写一会儿玩一会儿,我们管教他可是效果却很有限;有的时候虽然孩子很努力,可是各科作业却堆了一桌子,让人觉得怎么做也做不完,看着孩子写到很晚,我们又不免感到心疼。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孩子做事没有计划性浪费了时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养成事先计划的好习惯。

乐乐为了能够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放学就开始写作业。不一会儿,他就从书房跑了出来,打开电视机,等待着动画片的开始。

这时,妈妈对乐乐说道:“乐乐,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吃完饭我要检查。”

“我都写完了!”乐乐回答道,眼睛却一秒钟也没离开电视机。

吃过晚饭,乐乐继续看动画片。妈妈洗完碗筷便来到乐乐的书桌前,忽然发现散乱的书堆中有一张空白卷子,妈妈拿着卷子出来生气地问道:“乐乐,这是怎么回事?”

乐乐看到一大张空白卷子,才意识到来原来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于是,在妈妈严厉的目光下,乐乐只能恋恋不舍地关上电视机,回去继续写作业。

乐乐事先没有做好计划,他只是想应该在动画片开始之前写完作业,然后就可以踏踏实实看电视了。可是,他并没有计划好自己有多少事情要做,应该几点做完。结果,把一张卷子遗忘在散乱的书堆里,动画片也不能看了,只好回去继续写作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只要乐乐能够事先计划一下,将卷子这样需要大块时间的作业先做完,完全可以留一些量小的作业放在看完电视之后再完成。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完成作业,还能开开心心地看动画片,既做到了有张有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这里所说的“事先计划”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计划要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另一个就是完成计划的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以及应该在哪一天或者几点钟完成。

如果孩子能够根据这两点事先计划好要做的事情,然后依照计划去做,那么他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就会懂得珍惜时间,从而提高做事情的效率;而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并且有具体的计划,孩子就能够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理地做事情,从而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孩子如果没有养成事先计划的好习惯,那么在他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而当他长大之后,所要解决的问题会更多,如果不能事先计划好,那么纷至沓来的各种问题就会把他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也为了让我们自己省些心,我们应该及早培养孩子事先计划的好习惯。

跟孩子商讨一些计划

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些小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计划的初步概念。

周五放学后,诚诚磨着妈妈去逛商场。可是,妈妈要到邮局去办些事情,然后再赶回家准备晚饭,但她又不想让儿子扫兴。于是,她用商量的口吻对诚诚说道:“去商场可以,不过妈妈要先去办事,然后给你这个小馋猫做晚饭,最后收拾好才能带你去。”

诚诚想了想,自己确实也饿了,便高兴地说道:“那我就先跟妈妈去办事情,然后回家吃饭,再帮妈妈收拾,最后去逛商场!”

诚诚模仿妈妈说的那段话其实就是一个小计划,里面有将要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做以及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所有计划中应该具有的要素在这里全部能够找到。我们平时应该多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这样的话:先干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这样,孩子就会对计划形成一个最直观的印象,而且我们的行为不断地告诉他,在做事情之前应该先要想一想,然后再去做,这样一来,事先计划就会成为孩子的一个习惯。

让孩子把计划写下来

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我们应该帮助他做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计划,比如本学期学习计划,本月读书计划等,并且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专门准备一个记事本,或者指导他利用电脑制订一些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的计划制订得更规范,实用性更强。而且,书写下来可以随时拿出来看一看,看看计划完成了多少,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计划中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通过不断地制订计划和修改计划,还能够使孩子发现做事情的最佳方案,从而提高孩子的办事能力。慢慢地,孩子就能很好地适应和使用“计划”这一工具来帮助自己做事情了。

让孩子规划自己的假期

寒假和暑假是孩子生活之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比较长的时间。许多孩子都盼望着寒暑假赶紧到来,因为这样他们就“彻底解放”了。许多父母也认为,放假了就应该让孩子好好玩一玩,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玩,当然是孩子假期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如果我们放任孩子去玩,那么这么长的时间很可能让他养成懒散、贪玩的坏习惯,开学的时候他会感到非常不适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去重新适应学校的正常作息规律,这样一来,孩子新学期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对这段时间稍加利用,那么这正是锻炼孩子事先做计划的好机会。对此我们要有耐心,不可以要求孩子一次就制订好假期计划,而且必须照此去做,这样,孩子是不会体会到事先做计划的好处的。一开始,我们可以让他做些短期计划,例如让他自己制订第二天的计划,我们只是监督他完成必须做的,比如假期作业。计划中要写明天玩什么,什么时间玩,因为这些是他愿意去做的。这样,一个假期下来,孩子看着自己每天做的计划,一定会有一些心得。

坚持几个假期这么做后,就可以让孩子试着做一些长期计划了。我们应该相信,这样循序渐进地做,孩子一定会从中学到很多,从而使他主动想到做事情之前应该做计划。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周末来培养孩子事先计划的好习惯。周末两天的时间不长,正好可以锻炼孩子制订短期计划的能力。

鼓励孩子自己筹划一些小活动

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我们应该鼓励他自己策划一些事情。

下周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张松准备和同学一起去游玩。妈妈觉得这是锻炼孩子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对他说:“你为什么不事先做一个春游计划呢?免得你们到时候再商量浪费时间。”

张松一听,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当天晚上就开始忙了起来。他在网上搜集资料,根据同学们家的远近,选择春游路线、集合地点、集合时间、要带的物品、注意事项等,妈妈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只是在一些事情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做好计划后,张松发给同学,征求大家的意见,然后再汇总、修改。最后,终于把计划做好了。

果然,到了出游那天,大家按照张松做好的计划玩得很开心,以前经常出现的忘记带东西、互相争论去哪里等问题都没有发生。

通过这件事,张松的许多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他深深体会到了事先做计划的好处。有了这一次经历,相信以后做事情之前,张松一定会仔细计划一番。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做一些类似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不仅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也可以是搞一个家庭小活动,关键是让孩子体会事先计划的重要性。如果活动办得好,相信孩子一定会很有成就感,更有利于他养成事先计划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