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典】
《论语·述而》。
【原作】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作者简介】
《论语》,儒家著作。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孔子言行而成。共二十篇。内容多数为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亦有弟子之间、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谈话记载。不少具有文学意味,且与文学理论相关。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二十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东汉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故事】
孔子治学,美名远扬。每走到一处,都有好多人前来拜访,共同谈经论道。一日,又有几位好友聚在一起,其中一位请教孔子:“先生,我周围的人都很仰慕您的人品学问,也很想知道您是怎样治学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可以授人呢?”
孔子笑道:“就算有吧。事实上,我这个人的特点就是喜爱古代文化,笃信古圣遗教,一心一意想从历史文化中寻找王道脉络。”
朋友又请教:“您在学术上的贡献也是众人皆知的,能不能总结一下您的治学精神呢?”
孔子答道:“说到治学,我当然是求学不倦的。更主要的是总能把所学过的东西默诵至熟,牢记于心。然后,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传播文化,广颂王道,辅导弟子而广育英才。”
朋友颇受感染,插话道:“是啊,先生您在教学上那更是独树一帜了。能不能总结一下您教书育人的经验呢?”
孔子说:“经验嘛,也谈不上,我无非是勤于教导学生,永不倦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