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
12909400000022

第22章 人体内的河流——血液(2)

白细胞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一般较红细胞体积大,在流动状态下形态多变,静止时呈圆形,能作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发挥其防御和免疫功能。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granulo-cyte)和无粒白细胞(agranulocyte)两类。有粒白细胞又可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血液只是白细胞短暂逗留的地方。白细胞在血管外产生和发育后,进入血管参加血液循环,并随血流流到全身各处。在血管内逗留数小时后穿出血管离开血液进入各处的结缔组织。

除淋巴细胞外,其它白细胞不再返回血管,而在血管外执行功能,并在该处死亡。其中,中性粒细胞在结缔组织中只能活2~3天,嗜酸粒细胞活8~12天,活10天,单核细胞可活数月或更长。

血管内的白细胞一部分悬浮在循环流动的血液中,这部分称循环白细胞;另一部分白细胞附着在小血管的内壁上称边缘白细胞。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循环白细胞数目,新生儿为15000~25000个,出生后第四天下降到12000个,从7岁开始才与成年人的数目相同。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5000~9000个,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5%~70%,嗜酸粒细胞占1%~4%,嗜碱粒细胞占0.1%~1%,淋巴细胞占20%~33%,单核细胞占3%~8%。6岁前儿童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偏低,而淋巴细胞可占白细胞总数的45%以上。一般在剧烈运动或进食后白细胞总数会显着增高。少于4000超过10000个,都是有病的信号,所以医生常把它作为判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白细胞是人体健康的卫士。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但行动起来却十分敏捷,因为它们能变成各种形状,以利于同细菌作战。它们经常在全身各处巡逻,遇到细菌这个入侵者,就会很快奔赴战场,英勇杀敌;有人估计,一个白细胞能够消灭20个入侵者。当然,白细胞自己也会牺牲的,那发炎化脓的地方,就留有许多白细胞的尸体。当外来的入侵者尚未消灭时,白细胞会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冲上去。这时,医生化验血液就会发现白细胞数目增多。所以,白细胞的大量增多,往往是体内有病菌侵入,双力正发生激烈战斗呢!这时,医生往往给病人注射抗生素,来支援体内的白细胞,以彻底将病菌歼灭。

当细菌侵入身体,并在侵入的地方进行破坏活动时,细菌本身和受害的组织细胞会产生一种物质,像信号一样,能被中性粒细胞得知。中性粒细胞对细菌有着“强烈的爱憎心”,只要一发现有细菌的踪迹,它们就会从四面八方集中过去,将细菌包围、分解、吞噬。有时它们还可以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远程追踪,直到擒拿住凶手。然后,又释放出一种物质,把被破坏的组织变成脓汁加以清除。

单核细胞个体最大,相当于2~3个红细胞的体积。一般100个白细胞中有2~3个单核细胞。它们是专门埋伏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狙击手”,一旦遇到有侵入组织器官的细菌、病毒等各种异物,就坚决消灭,毫不留情。

对付细菌、病毒等种种微生物,最厉害的要数淋巴细胞了。淋巴细胞有两种,一种叫T淋巴细胞,它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专门识别侵入人体的异己分子并将入侵者全部围歼、吞噬掉;另一种叫B淋巴细胞,它通过分泌抗体特异性地杀灭异己分子。每种抗体都有指定的攻击对象,它们专心得很,从不错杀。它们的记忆力也是无可非议的。也许你已经忘记了幼儿时期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但你体内的脊髓灰质炎抗体却时刻牢记在心,当脊髓灰质炎病毒再次侵入你体内时,抗体就与病毒进行殊死的搏斗,最后同归于尽。此时,血细胞中的巨吞噬细胞就会来打扫战场,将死亡的细胞一一吃掉。用木了多久,同样的抗体又会补充进来。淋巴细胞不仅杀灭外来的侵略者,还严密监视体内衰老、死亡和突变的细胞,一个淋巴细胞能吞噬5~10个癌细胞。在癌症病人中,有的病人会自愈,不吃药不开刀,恶性的癌细胞自己消失了,这就是淋巴细胞的功劳。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多数情况下,由于淋巴细胞的吞噬速度不如癌细胞的繁殖速度快,所以还要靠药物和手术来进行治疗。现在,通过增加淋巴细胞的能力,来大量杀死癌细胞,已成为治愈癌症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受到重视和推广,这在医学上叫做免疫疗法。

血小板

血小板其实并不是“板”,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无细胞核,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血小板长1.5~4um,宽0.5~2um。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含量是(100~300)×10°/L。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7~14天。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血小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生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人们发现血小板是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0~4000个血小板。

平时,血小板排列在血管内壁的两旁。如果血管某处一旦有了损伤,它们立即赶到“出事地点”,相互黏集在一起,而且越聚越多,黏成一团,同时释放出少量肾上腺素等物质,使血管收缩,形成血小板血栓,然后再释放出一些凝血因子,促使伤口处的血液凝固。医学家认为,人躯体里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次的微细血管破裂,幸亏有血小板时时奋勇堵险抢修,才使我们没有发生意外。

如果一个人体内的血小板的数量过少,止血功能就会大大降低,说不定还会危及生命安全。但是,人体血液中的这种“抢险工程兵”过多也不行。有种病叫“血小板过多症”,患这种病的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血小板多达几百万个。如果出现血小板过多症,大量的血小板常会聚在一块,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妨碍血液流动,以致引起严重的后果。

各种侵害骨髓而形成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都会影响血小板的质和量。当血小板数降低时,很容易发生出血不止的现象。血小板一流出来,它就破裂了,放出它所含有的凝血物质——凝集素。凝集素一遇上血液里的凝集原,就会结合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很快地凝固,凝成一条条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再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堵住伤口的“纤维墙”,过几天,就渐渐地形成一个痂。

不小心把皮肤划破后,虽然流血会自动凝结,不过伤口还是应该及时处理,擦点碘酒,消消毒。不然伤口容易感染化脓。如果因为感染上破伤风杆菌,那就太危险了。破伤风杆菌会在伤口内繁殖,产生毒素,而毒素侵犯神经系统,会使全身或大部分的肌肉发生强直性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一个人的血液量

一个人的体内究竟有多少血液?都存在什么地方?是血液多些好呢,还是少些好呢?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叫做血量。正常人的血量是体重的7%~8%,这就是说每公斤体重含有70~80毫升血液(血比重为1.05~1.06)。按此计算,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他的血量是4.5升左右。不过,每公斤体重的血量还与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有关,例如男子比女子多,幼儿比成年人多,身体强壮的比瘦弱的多。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都在心脏、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还有一部分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血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上述地方特称之为贮血库。循环血量与贮存血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运动、劳动;情绪激动、体温升高或大量失血时,贮存血便迅速释放出来加入到循环血中,以便增加循环血量。在运动停止后转入安静状态并不需更多循环血时,又有一部分循环血进入贮存库内贮存起来。

人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与正常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0%。血量的相对恒定可使心血管内保持适当的充盈度,只有心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才能使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如果血量减少很多,血压就会下降,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致使组织细胞在单位时间内得不到足够的血量,从而导致氧和养料的供应不足,而且代谢产物因排出不畅而堆集起来,也将损害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正常机能。相反,如果血量增加过多,例如在大量输液或输血时,其输入量如果本多,心血管过于充盈,必将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所以,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现在谈一谈失血的问题。失血对人体的影响随着失血量的多少而不同,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血管内血液充盈度尚无明显改变,这时贮存库血管收缩,释放一部分血液,使循环血量得到补充,人体可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失血较多,达总血量的20%时,机体的代偿机能将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失血量超过30%或更多时,就可能出现低血压,心跳加快、脉搏微弱、缺氧、皮肤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及时抢救,才能转危为安。

血液家族成员的分工

红细胞运氧

我们知道,人身体内部的组织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氧,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这样才能维持生命活动。那么,组织细胞是怎样获取氧和怎样排走二氧化碳的呢?

原来,为组织细胞运送氧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漂浮于血浆中在血管内流动,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从不停顿。以成年人为例,血液在体内运行一周只需要10~26秒钟,它这样快速不停地流动,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了运送氧到各个组织细胞,同时带走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红细胞之所以能够携带并运送氧,是因为它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既能与氧迅速结合,也能与氧迅速解离,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那里的氧分压高,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便结合形成鲜红色的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时,由于那里的氧分压低,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又迅速离解成为血红蛋白和氧,于是离解出来的氧进入组织,供组织细胞利用。

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有90%是通过红细胞运走的。其中70%左右.的二氧化碳在红细胞内,形成碳酸氢盐,其余20%左右的二氧化碳在组织中与还原血红蛋白结合成为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肺部时,由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低,血液中的碳酸氢盐变为碳酸而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生成的二氧化碳随即通过血浆和毛细血管壁向肺泡扩散,然后呼出体外;而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运输的二氧化碳在肺部氧分压高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促进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经肺泡排出体外。总之,在肺部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释放,在组织内氧合血红蛋白中氧的释放,有利于与二氧化碳结合。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减低时,会导致各种症状。例如,患贫血的人由于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差,因而造成机体种种缺氧症状;患严重肺部炎症、肺气肿的人,由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量减少,于是在毛细血管丰富的体表如口唇、指甲等处呈现出紫色而非鲜红色;一氧化碳中毒时,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多倍,从而影响了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甚至危及生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呈桃红色,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在毛细血管丰富的体表呈桃红色而不呈鲜红色或紫色。

白细胞与免疫

人体内存在着完善的免疫系统,这个系统在身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白细胞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是机体进行免疫反应和实现免疫功能所依靠的细胞群体。当白细胞减少或它的机能受阻时,便直接影响机体对病菌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