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与浙江省普陀山、安徽省九华山、四川省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居于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汉传佛教青庙和藏传佛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由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5座山峰组成,它们环抱整片区域,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
在山西东北部,有一座紫府山,也称五峰山道场,是道家的修炼场所。
传说文殊菩萨第一次来到我国的时候,就居住在玄真观内的石盆洞中。当时,五峰山的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这一年,文殊菩萨再一次来到这里讲经说法,他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要将百姓拯救出苦海。
于是,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不远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就背起青石带回了五峰山。
这块大青石就是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他把这块青石放置在五峰山的一道山谷里,一刹那间,山谷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清凉谷,并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清凉山的5座主峰,分别称为望海峰、叶斗蜂、挂月峰、锦绣峰和翠石峰。望海峰又称东台,台顶面积是5座主峰中最小的,仅70000平方米,如鳌鱼脊一般,据说在此可以远眺东海日出,所以称为东台。
挂月峰又称西台,台顶面积约有28万平方米,周围群山拱围,岩石幽深,每逢皓月当空,只见银光泻地,层峰朦胧,万籁俱寂,俨若悬镜,故取名为挂月峰。
锦绣峰又称南台,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取名为锦绣峰。每年的农历四月,北面四台还是冰天雪地,而南台的山腰处却是百花怒放。
叶斗蜂又称北台,是清凉山五峰中的最高峰,台顶面积约37万平方米,顶天立地。此台特点是台高、风猛、雷激。
翠石峰又称中台,台顶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与四台相比,中台的主要特点是大。
在台顶有一巨石,立如奔马,卧似喘牛,长有斑斑苔藓,在阳光照射下,丹碧生辉,故取名为翠岩峰。翠岩峰的西北面有太华池,北有甘露泉,东南有玉龙池,池旁还有三棵泉,是清凉山南北五溪流水的发源地。
公元64年,东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周身被金光环绕,轻盈地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
第二天一早上朝,汉明帝就把自己的这个梦告诉了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说,听说西方天竺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并全身绽放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当月月底,使者遇见了正要前往中原的印度僧摩腾和竺法兰,于是相随而归,并于公元67年抵达洛阳。汉武帝下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同时为了纪念白马负经输像的功劳,就将寺名定为白马寺。
这一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清凉山宣扬佛法,两人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佛存在的痕迹,还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
而且清凉山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非常相似。于是,两位高僧立即决定在这里建立寺庙,供奉佛祖。
但是,这个决定却遭到这里道士们的强烈反对。
后来,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举行道士与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取得了在清凉山一带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
寺院落成后,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自己对佛教的重视,就加大孚两字,因而寺院的全名为大孚灵鹫寺,也就是后来显通寺最初的规模。从这个时候开始,清凉山成为我国佛教的中心,大孚灵鹫寺和洛阳白马寺同为我国最早的寺院。
后来,历代都对大孚灵鹫寺进行修葺,北魏孝文帝时期对大孚灵鹫寺进行修葺后更名为花园寺;唐太宗时名为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形成后来的规模。
显通寺占地80000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有7座,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这些殿宇造型各异,独具特色。
在悬挂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通石碑,石碑上模仿龙形和虎形,写有龙虎两个大字。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甚为奇特。
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像,左右两边陪祭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曾将救助水陆众生的大法会水陆道场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
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殿前有两座碑亭,亭内立有两通汉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三米,宽不足一米,一通是有字碑,是后来康熙皇帝的御笔;一通碑上没有任何字迹,人称无字碑。
相传这两个碑亭的地方原是两个圆形的水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
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坐落在灵鹫峰下,好像一条英武的龙,昂着头高卧在那里。
这座牌楼正是龙头,两根幡杆正是龙角,108层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正是龙吐出了舌头。康熙越看越像,也越看越怕:这不就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吗?难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让别人夺去吗?于是,他就想找些人理由来证实这不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死龙,那他可就放心了。
当时的住持和尚在皇帝身边接驾,听到皇帝在念叨菩萨顶,便凑上去说:启奉万岁,那灵鹫峰是一条龙,菩萨顶的牌楼,正好在龙头上。
康熙最怕说的话就这样被住持说了出来,康熙皇帝不露神色,仔仔细细看了菩萨顶一会儿,像是发现了什么奥秘一样掉转头对住持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你看,它没有眼睛。
本来,康熙是想让住持接住他的话茬,也说一句这条龙没有眼睛。
可住持没有领会到皇帝的本意,只是一心想把自己所知道的统统告诉皇上:启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这龙是有眼睛的。每日午间时分,太阳照到这两个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就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
这一来,康熙再也忍不住,发了雷霆,龙长了眼睛,不会飞走吗?龙飞走了,五台山的灵气还会有吗?这两个水池,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
住持吓坏了,立即命人填平了水池,并立起了石碑。
住持请康熙写碑文,康熙忘了有两通石碑,就欣然写了一篇,住持无奈,只好请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边那通石碑上,右边的石碑空了下来。
文殊殿殿内供奉着7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菩萨,前面的5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菩萨、南台智慧文殊菩萨、中台孺者文殊菩萨、北台无垢文殊菩萨和东台聪明文殊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后面是甘露文殊菩萨。
这些文殊菩萨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罗列着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也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题写的真如权应木匾,下面条幅横悬,两旁锦幡垂挂。
殿台上供着三世佛像,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3尊菩萨像。
佛像前的地面十分宽敞,经案上佛灯高照,宝鼎焚香,摆着各色供果,敬有美丽鲜花。东面的经案头,还摆着鼓、磬、铛、木鱼等佛家乐器。不仅本寺僧人在这座殿内做早晚功课,每逢大的佛事活动日,各寺庙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
中轴线上的第四座殿堂为纯砖结构的无量殿,面宽7间,进深4间,总高20多米,因殿内供有大光明无量佛,也就是毗卢佛大铜像,所以取佛法无量之意,命名为无量殿。又因为整个殿堂全部用青砖砌垒雕刻而成,俗称无梁殿。
无量殿不仅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而且雕刻精湛,是五台山砖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
无量殿正面每层有7个拱洞门,檐下用砖雕刻成斗拱椽飞等构件。
中部3件为枕头券,两边厢为横向竖券,左右山墙为拱脚,各间之间用券拱式门洞相连,顶部为穹隆顶,上部有藻井镂刻。
千钵文殊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五座殿堂,殿中供奉着千钵文殊铜象。这尊铜像造型奇特,上叠5个头像,胸前有手6只。
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1000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释迦文殊像。
中轴线上的第六座殿堂是铜殿,是用50000千克铜铸成的。殿外观看似为两层,实则为一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鼓形。
殿身上层四面雕隔扇6页,下面置隔扇8扇,殿内四壁上铸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号称万佛。室内中央供奉着一个高为一米的巨大铜像。
铜殿的每页隔扇都是由一个省布施铸造而成,其文诗之美、工艺之精让人惊叹。铜殿柱、额、枋和隔扇上下都铸有各种彩画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
据《清凉山志》记载,铜殿是由后来明朝时期清凉山的高僧妙峰法师集全国13个省布施而建造的。妙峰法师曾铸3座铜殿,一在南京,一在峨眉,一在清凉山,前两座铜殿已经被毁,只留下显通寺的这座,十分珍贵。
这座铜殿造型优美,结构完整,图案生动,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艺。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清凉山五台之意,后仅保留下两座,均为8面13层,显得玲珑秀丽,引人注目。
铜殿的华严经字塔陈列在藏经楼内,是用蝇头小楷字组成的。在黄绫和白绫上写有60多万字,囊括了《华严经》80卷。华严经字塔是由后来清朝康熙年间的许德心用4年时间设计,历时8年时间完成的作品,确实珍贵。
藏经楼内,收藏了各种各样的文物,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有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有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40多千克重的兵器铁棍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经楼内还有一口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这口大铜钟原先悬挂在显通寺的钟楼内,名叫幽冥钟。
幽冥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10000余字。因为敲击时钟声绵长,传播深远,所以人们又把此钟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显通钟声,历来都是梵宇佛国的一个标志,一直被人们所称津津乐道。
【旁注】
东海龙王名为敖广。是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我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在我国,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因而东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首。
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即汉明帝,是刘秀的儿子,庙号显宗。刘庄即位后,遵奉光武制度,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儒学,致力于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在位期间吏治比较清明,边境安定。
道士对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教徒的通称。《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之名源于战国,也称方术之士,习惯上将男的称为道士、黄冠;女的称为女冠、女真。
中轴线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我国是唯一一个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讲求中轴线的国家,而且成就最为突出。
磬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是我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
斗拱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拱是在立柱和横梁相交的地方,从柱顶开始层层探伸出的弓形承重结构。拱与拱之间相连接的方形木块叫斗,二者合起来就叫做斗拱。
二龙戏珠即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也就是龙在戏卵,体现的是龙这种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传达着古人的生命意识,即对传承不息这种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阅读链接】
藏经楼内的大铜钟相传铸于明朝万历年间,钟身高8尺,钟口边缘呈莲花瓣形状,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但是为什么不加铸半斤使之成为10000斤呢?
原来,自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节。
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的代称,用来表明皇帝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当铸造大铜钟的时候,为了避讳皇帝万岁的万字,就少铸了半斤,将铜铸造成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清凉山佛教的极盛发展
随后,佛教在清凉山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清凉山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继位之初就崇佛敬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