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用电安全与教育活动
12905300000011

第11章 学校用电事故预防探讨(1)

学生用电安全知识教育不容忽视

每年9月份是学生开学新学期,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要注意电气安全等问题,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为此,提醒广大市民和师生们,用电安全关系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因不规范用电引发的事故不胜枚举,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写就的,希望市民和同学们牢记惨痛教训,正确用电,安全用电,让悲剧不再发生。

学生用电安全知识教育不容忽视

事例大学生私接电线触电身亡

据新浪网报道,河北省某高校宿舍内发生一起私接电线引发的触电事故,该校物理系大三学生李某在私自接线时不慎触电,当场死亡。

经警方调查,某校的宿舍楼属于老式学生宿舍,室内没有安装外接用电插座,学校为了统一用电管理,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在宿舍内使用电器,不得为了个人用电私拉乱接电线。事发当天,李某下课后回到宿舍自习,李某的床铺位于靠近门口的上铺,与屋顶上安装的一台摇头式吊扇距离较近。因学习时需要用到手提电脑,为节省手提电脑电池,李某便利用在物理专业中学到的用电知识,找出两根铜芯电线,准备从头顶上的吊扇电源上引出电线作为手提电脑的电源。在其从吊扇电源处往外接线的过程,左手拇指和中指不慎同时接触到了两根电线的外露铜线头,强大的电流瞬间将李某击倒在床上。一名舍友见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报告了学校老师。120急救医生迅速赶到现场并立即进行了抢救,然而这一切都已不能挽回张某年仅20岁的生命。

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触电案例认为,该校学生发生因用电不慎而引起的意外伤亡事故,作为学校本身及教育主管部门,当然有健全安全设施、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水平的职责和义务。但对于我们电力行业来说,同样没有理由充当普通看客。因为这类事故的出现,无不体现当今一些学生用电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用电意识淡薄、安全保护能力较差的不争事实,因此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特别提醒

无论大学生、中学生在大学宿舍内,学生为个人学习和生活方便随意用电的现象较为普遍。尽管学校对学生在校内用电问题也多有明文规定,但少数同学仍然为了自己方便不惜偷接私拉电线,发生在李某同学身上的惨剧就是因私拉电线引发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电范围不断扩大,生活中方方面面接触电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让中小学生掌握科学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笔者建议供电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学生安全用电教育,不容忽视电气设施的使用安全。

第一,供电部门应该主动与学校一起联合开展电力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校园黑板报、宣传窗、图片展、请专家作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寓教于乐,向学生广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第二,要组织力量对学生宿舍及人员聚集场所实施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各高校对学生违章用电现象要严肃查处,坚决收缴违规用电设备,如“热得快”、电热毯、小电炉等,消除火灾隐患。

第三,加强中小学生用电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第四,对于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等等,这样生动的教育形式,不仅能影响在校生,而且能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用电安全知识,尽量避免由于用电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还提醒,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对于我们供电部门来说,是一件义不容辞的工作,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学校安全用电的教育和预防

几年前,曾经有一个6岁的男孩独自被关在家里,当他开动电视时,因电视插座漏电,造成小男孩触电死亡。电是人类的朋友,同学们家里的照明、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都离不开电。但它又是“电老虎”,当人体直接接触电流的时候,就会发生触电因为人体也是一种导电体。“触电”就是电流通过人体,这时人感到全身发麻,肌肉抽动,以致烧伤;严重时,立即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因此,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学生触电的教育和防范

因同学们年龄小,不具备安全用电的知识和能力,有关用电的操作问题,应请成年人去做,以免发生触电。

第一,大家在路上、野外或大风天气时,遇到落在地的电线,一定要绕行,或告诉成年人来处理。注意不要在高压线下面放风筝,以免线缠绕而引起触电。

第二,如果不慎发生触电,首先要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第三,遇他人触电,在关闭电源前救人时,要踩在木板上去救人,避免接触他的身体,防止造成你本身新的触电。戴橡皮手套、穿胶底皮鞋可防止触电,还可以用木棍、竹竿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也可防上触电。

第四,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呼叫医生尽快来急救。触电的人可能出现“假死”现象,所以要长时间的进行抢救,而不轻易放弃。因为,已见到过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三小时以上,在积极的抢救下,又起死回生的动人事迹。

学生使用家用电器的教育和防范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人了家庭。学生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第二,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第三,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第四,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第五,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第六,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第七,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第八,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学生使用家电产品的注意事项

第一,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要读懂注意事项。

第二,弄清所有按钮的用处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

第三,有些电器(如电熨斗)不能远离,以免引起火灾。

第四,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摸电器。

第五,电器使用完毕,要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

第六,雷雨天,有些电器不宜使用。

学生用电失火事故的思考与防范

用电失火事故案例分析

2004年1月4日上午10:00左右,徐州体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两名学生考完试后回泉山校区11号楼宿舍时,发现605室有异常烟雾散出,一名学生当即将605室房门踹开,随后,619室体育学院学生立即打电话报警。三名同学一起端水将床铺的火扑灭并向值班室汇报。学院值班员立即关闭全楼电源,随同学上楼。几分钟后,消防队及有关人员到现场,此时火已全部扑灭。据现场观察,着火的床铺被褥已基本被烧坏,在残留的被褥中发现有烧坏的台灯、连线及插头。

据当时情况分析,此次事故系违章用电、私接电源,在床上使用台灯,人走时没有掐断电源所致。由于扑救及时,事故未造成大的损失。

用电失火事故安全防范

消防安全不能存在半点麻痹大意,更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广大同学应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加强学习有关消防救护和灭火知识的同时,要自觉遵守《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违章用电者,一经发现,将依据有关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同学注意以下安全隐患:

第一,不得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饭煲、热得快、电褥子、电热毯等违章电器、不得使用非安全器具或未经许可的其他大功率电器设备。

第二,不得私自乱动电源总闸、保险盒及楼内的消防器材。

第三,不得把台灯、充电器、吹风机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放置在床上、将电源插座捆绑在床头,不要使用超过台灯允许功率的灯泡(通常应小于25W),不要用灯泡烘烤衣物、袜子等。

第四,不得私自安装电源插座,改装、拆除公寓配套电器线路、私接电线。

第五,不得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及放射性等危害物品,使用酒精炉、煤油炉、液化气罐等。

第六,不得在公寓内吸烟,在楼道内、室内、阳台等处燃放烟火爆竹,焚烧纸张、杂物。

第七,不要购买和使用劣质的电器,以免发生危险。

用电失火事故安全预案

为了彻底杜绝校园用电事故,学校应制定防范此类事故预案,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防范预案

组织对学生及老师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

校园内的教师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水壶、电热毯等。

师生不得在学校内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定期检测学校线路是否正常。

应急预案

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及向乡有关部门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学生触电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触电伤害案例分析

一天,值日老师到配电房测试漏电保护器,远远看到几名小学生正在玩一种游戏,他们将一根木棒扔到了低压380伏电线上且搁住。其中一个小学生将木棒往上一扔,木棒触到一根电线滑下来,另一个小学生立刻把木棒抢到手,迅速再往上扔去。看到这些,值日老师急忙上前制止他们:“小朋友,不要玩这种游戏,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万一木棒把两根电线连在一起,不但会损坏电器设备和造成全村停电,还会危及到你们的生命安全。”几个小学生见值日老师面孔严肃,仿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丢下木棒,怯怯地跑了。爱动是儿童的天性,但在农村有的小学生不分场所地玩耍,就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危害。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当我们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安全用电防范基本常识

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