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12904900000057

第57章 人才经济学: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职场,也必须遵守职场法则。我们工作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学习成长、为了积累知识技能、为了积累人脉、为了积累客户以备自己的创业,等等。很多人初入职场时很迷茫,结果几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长进。真正领悟职场中的经济学现象,会让你成为职场中的又一个杜拉拉。

“博古论今”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大军,项梁兵败后,韩信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却始终不被采纳,不得志之下转而投奔刘邦的汉军。汉军大将夏侯婴见韩信言论不凡、相貌威武,便向刘邦推荐,但仍然未被重用。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论兵,颇得赏识,但仍不能舒展志向。刘邦行军至南郑时,郁郁不得志的韩信面对当空明月,仰天长叹前程渺茫,便骑马而去。萧何听说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连夜追赶,天至拂晓,方才追及。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留了下来。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他推荐韩信,希望重用。刘邦起初只想将其封为将军,然而萧何竭尽所能争辩,说明争夺天下,韩信是必不可少的大将之才。于是刘邦便择吉日任命韩信为大将,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西汉。

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也成为领导者惜才爱才的佳话。

“点睛释义”

如何看待人才

“21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这是电影《天下无贼》中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它道出了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竞争是要考虑成本的,要讲究“经济”,这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才经济学,即最经济地使用人才的学问。

所谓人才是指具备一定价值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源。如果一名大学生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使用成本的价值,他就不能归为人才之列。因此,大学生不会因为获得一张文凭就能够成为人才。现在,我们很多用人单位只重文凭不管能力,其实是没有意识到人才经济学的重要性,出现了人才使用的不经济。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企业领导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上,要符合人才经济学的一般规律。

企业为了经济地使用人才,通常会倡导员工一专多能。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多企业都会明确分工,通过专业的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然而在细化分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分工过细而造成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比如一名工人在操作机床时发现机床停机了,只好停止工作,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前来处理,而维修人员确认机器故障之后,需要安排零配件管理员提供配件。这样一来二往,停机时间就会成倍增加,而这在现代化的流水线上是非常忌讳的事情。从企业制度上来看,大家都是按章办事,每个人都在尽职尽责地工作,但事实上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有效地利用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避免人才浪费。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都非常注意有形的浪费,提倡员工节约资源,降低办公成本。但很少有企业关注人才浪费的问题,很多企业对人才的浪费熟视无睹,殊不知这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浪费。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要会算一笔经济账,如果损失了一个人才,企业要花多少钱来弥补这个空缺。要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损失,管理者一定要有整体的眼光、战略的视野。

还有一些企业,对人才实施粗放式管理,不注意研究、完善人才结构和人才配置,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无疑会造成人才浪费。总之,企业在人才开发、培养和使用方面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懂得人才经济学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正面临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人才资源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参与世界经济领域竞争的需要。

有效开发、利用人才资源,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核心载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管理也从以往的被动管理型转变为主动服务型,由人头管理转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所以,人事工作者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才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有效开发、利用人才资源,还要切实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资源能力素质。人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他们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竞争能力,那么使之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培训和在实践中锻炼。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特别是对大学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还应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锻炼。通过跨学科的培养和在实践中的锻炼,使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碰撞、交融,从而使人才资源潜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有效、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就要学会因材施用,扬长避短,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功能。人才作为一种市场要素,有共性,也有个性。“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才之不同,就如同人群中存在着能力、性格、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用、扬长避短、合理组合,使人才群体形成最佳结构,方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