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求求您了,别扯断了,我们……刘晨晨哀求说。
老师……
你们。你们都给我到办公室去。赵老师手一背,转身走了。曹婷婷、马艳艳等几个同学低着头跟了去。在办公室里,赵老师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她们之所以玩这种游戏,不单单是出于好奇好玩,更是为了牛晓丽。那个因车祸致残的同学。
一个月前,牛晓丽不幸出了车祸,父亲当即身亡,牛晓丽的大脑受了伤,记忆几乎完全丧失。曹婷婷几个同学去看她,玩翻面单游戏给她看,无意中发现牛晓丽似乎还隐约记得这个游戏。医生说,要是她能经常玩一些熟悉的东西,对恢复记忆力或许有好处,这才有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去牛晓丽家和她一起玩翻面单的游戏……
是这么回事?多好的一群孩子!赵老师心里一动。
我郑重宣布:游戏你们可以继续玩下去,而且,我也要和你们一起玩,和牛晓丽一起玩!赵老师显得很激动,眼圈红红的。
第二天,牛晓丽家的家里传来赵老师和几个学生一起翻面单的快乐的歌谣:“翻,翻面单,翻个面单玩一玩,面单面单真有趣,又练手来又练脑……”
奇迹就那么发生了。
一个月后,牛晓丽能认出了曹婷婷了。
第二天,能认出唐艳艳了。第四天认出赵老师了,第六天、第七天……三个月后,班里的那些同学牛晓丽都能认出来了。
奇迹,真是奇迹!牛晓丽的主治大夫看了啧啧赞叹,这都是玩翻面单游戏的结果,你们师生用游戏,不,是爱心,唤醒了牛晓丽的记忆,你们才是最好的医生!
牛晓丽终于重新回到教室。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已经通过,决定下次趣味体育运动会,将专门设立翻面单等传统游戏项目……大家说好不好……赵老师兴奋地说。
“翻,翻面单,翻个面单玩一玩,面单面单真有趣,又练手来又练脑……”
翻面单歌谣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不想考好的女孩
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收卷钟声响起,一(5)班主任司马老师长舒一口气,这些孩子还算比较争气。从他们在考场上的表现看,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一定错不了。这样自己也好给家长和校长一个交代了。还有自己这次高级职称聘任也增添了新的砝码……想到这里,司马老师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
司马老师是中途接的这个班。无论从纪律方面,还是学习成绩,这个班都是全年级倒数。一学期来,司马老师不知动了多少脑子,才渐渐有了些起色。可这次到底能不能考好?好到什么程度?司马老师心里没个底。
经过一整天的紧张阅卷、统分,第二天下午,阅卷结束,成绩终于出来了。司马老师真的有些望眼欲穿,他迫不及待地拿着分数册,目不转睛地逐一翻看学生的成绩,果然不出所料,班里整体成绩比他刚接班时好了十万八千里,可是唯独有一个例外,那个他心目中的优秀生张萌的成绩却让他大跌眼镜。这个叫张萌的女生个子不高,性格有些内向,但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三,是班里仅有的几个让司马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省心的学生。这次考试,司马老师指望她能再上层楼,进入年级前十。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学生,这次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等几大学科居然无一门及格。怪了,邪门了,张萌这是怎么啦?是题太难不会做?不对不对,那些平时学习靠后的学生也没这么多不及格的学科,是病了吗?也不像。那到底是怎么啦?难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没听说啊。难道是她诚心的?也不可能啊,没道理,到底怎么回事?
司马老师心里如同擂起了十八面锣鼓,咚咚咚响成一团,震得他脑子乱哄哄的。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
第三天上午,学生返校放假。司马老师把张萌叫道办公室问个明白。
张萌,你说说,这次考试是怎么回事?司马老师关切地问道。听得出,他很想早一点知道原因。
张萌低着头,眼睛看着鞋面,一言不发。
张萌,大胆说一下,没关系。司马老师看着她,鼓励说。
在司马老师问到第三遍的时候,张萌终于开口了,老师,您……您真的想知道?
是啊,我想知道,这到底怎么啦?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帮你。
我……我是故意的。
什么什么?你是故意不想考好的?!司马老师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是……是我故意的,我就是不想考好。张萌坚定地说。
在得到确切的回答之后,司马老师呆住了,嘴巴张成一个大鸭蛋,眼睛都直了。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学,教过的学生何止百千,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愿意考好的。真是大天使街无奇不有。
那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因为……因为我考得不好,这样我爸妈就能够回家看我张萌吞吞吐吐地说着,抬头看着司马老师。
什么?考不好爸妈就能回来看你?这是怎么回事?司马老师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
说实话,司马老师虽然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可由于接班时间太短,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他并不十分了解。对于张萌只知道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我爸妈只知道挣钱供我上学,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每天放学班里都有一些同学的家长来接,天冷了送衣服;过节的时候,别的同学都热热闹闹一家人团圆过节,我心里很羡慕……所以这次我就是不考好,这样他们就能多回来一次,看看我……还有,还有……还有也能引起您和其他老师的注意……
什么?引起老师的注意?司马老师越发愕然了。
因为……因为老师都觉得我是一个好学生,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和我谈心,我心里很孤单……张萌说着,眼泪吧嗒吧嗒流下来。
司马老师的眼圈红了。对像张萌这样的好学生,其他老师是这样,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都怪自己太粗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了那些后进生,却忽略了对这些优秀生心灵的呵护和关怀。
司马老师紧紧拉着张萌的手,激动地说,张萌同学,请原谅老师的疏忽,以后老师不仅仅是你的老师,更是你们的大哥哥……
张萌含着眼泪,点点头笑了。
当晚,司马老师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很晚很晚。他在写两封信,一封写给班里所有留守学生的家长,一封写给像张萌这样的优秀学生……
石头老师
夜色朦胧。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辽远的天穹上不时有一两颗星星透过云层在使劲地眨着眼睛。
凤凰村西一条弯弯的山道。一个小小的人影正慢慢地朝凤凰村方向移动。影子的脊背上压着一块大石头,他的头颅低垂着,几乎贴着地面,仿佛随时都要趴下。月亮有些不忍,默默地钻到云层里去了。慢慢地,影子在村西那座破旧的小学前停下,“咚”一声,石头重重地砸在地上。
影子坐在石头上,划着了火柴,一团红光在黑暗里一明一灭地闪着,空气里弥漫着烟草的香味……一袋烟过后,影子站起来,朝着来时那条弯弯的山道走去……
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猫头鹰的叫声。
影子送走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连他自己也想不清了,事实上他也无暇去想。影子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校门前的那堆石头一天天增多,“孩子一个没少!这就够了。”影子这样想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笑了。
影子名叫石头,是全县最偏僻的凤凰村小学的校长兼老师。这里太偏僻了,来了的走了,走了的就再也没有回来。连曾经在大学时苦爱他的杏最终也含泪离开了这里,他却留下了,留在了这所只有两间教室、一个教师的凤凰村小学,并且一待就是八年多。
几十年风吹雨打,凤凰村小学早已破败不堪,窗子上没有一块囫囵玻璃,院墙塌了好几处。每次西山上采矿点开山放炮,那教室里的泥坯刷刷地掉……想想这些,石头心里天天着急得冒火。石头估算了一下,翻修教室得需要整整5000元。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石头找到村里,要求尽快维修校舍。村支书面露难色,叹了口气说:“村里的劳力都外出打工,实在找不出人翻修教室,再说村里也困难,拿不出钱。这样吧,村里给你100元,剩下的你自己想想办法。但有一条,这学你可得给我办好,娃娃们耽误不得……”末了,支书抛下一句话:“要不,你到乡里问问?”
石头来到乡里,乡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乡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石头校长啊,这几年乡里财政吃紧,拿不出钱啊,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你就别为难我这乡长了。可这教育不能不办,孩子是山民的希望啊,石头校长,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要挺住,要坚持,要发扬艰苦办学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把咱这村校办好……”末了,牛乡长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我看这么着吧,乡里也没多少钱,就暂时拨给500元。你哪,再到县教育局跑跑,争取一下他们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石头接过钱,紧握着乡长的手,千恩万谢地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把咱们凤凰小学办好”。
石头马不停蹄来到县里,找到教育局局长,局长说:“人民教育人民办,我们不遗余力支持。可你知道,咱教育局是清水衙门,没有这笔钱。这么着,局里给你们500元,缺的你再回村里乡里想想办法。不过,我可告诉你,学校你可得给办好,安全问题一点都不能马虎……否则出了差错我拿你是问!”
“那是那是,请局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局领导的重托,把凤凰小学办好”。
石头坐在往回返的车上,盘算着找钱的办法。忽然,远处传来隆隆的放炮声,石头眼前一亮:凤凰村西山上不有的是采矿点,那里废弃的下脚料不正好可以背来盖教室,这样不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石料钱了?石头为这个伟大的想法激动着。从那天起,石头白天为孩子们上课,晚上开始上山背石头。
一天、两天……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石头的脊背越来越弯,几乎快成一张张满弦随时待发的弓。七大八小的石头在学校门前堆成了一座小山。
今晚是石头最后一次上山背石头。此刻,他心里盘算着:垫上自己这些年攒的2000元工资,连同村里、乡里还有教育局给的1100元,翻修教室的钱应该差不多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开工了,不,不能再等了,明天,明天就请施工队。等房子修好了,我要请城里的那几个老同学还有她……石头仿佛看见全村所有的孩子都蹦跳着来了,连附近的村庄里辍学的孩子也背着新做的书包来了。几十个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朗朗的读书声在大山里回荡,那时他站在新砌的讲台上,翻着厚厚的花名册:铁蛋,到!菊花,到!……背完这最后一趟石头我就下山,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说不定还能梦见她……
石头这么想着,突然,脚下一滑,石头跌倒在地上,背上那块大石头重重地砸在他的头上……
一个月后,一座崭新的校舍在凤凰村小学落成了。全县校舍维修现场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各村支书来了,各乡乡长来了,县教育局局长来了,主管教育的麻副县长也来了……
麻副县长在致词中动情地说道:为了托起大山的希望,石头校长先我们之前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18岁的紫藤花
那一年,我十八岁,上高三。那时我是所有任课老师眼里的特优生,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作为考大学的苗子被内定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少老师争着给我“吃小灶”。
要不是她的到来,我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出现那么大的波动。
记得是期中考试后,一天早晨,小雨过后的早晨,有不知名的小鸟藏站在窗外的碧绿的树枝上叫。班主任赵老师领着一个女生进来了,她上身穿着白褂子,下身是一条牛仔裤,扎着腰,细高挑,脑后扎着马尾辫,皮肤白皙,左嘴角有一个小小的黑痣。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女生。一进门,立即吸引了全班男同学的目光,女同学则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
赵老师走上讲台,简单地做了介绍:这位新来的同学叫岑小梦,以后就是我们班的一员,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我第二次听到有这个姓,第一次是在学习语文课本《白雪歌颂武判官归经》时,经老师介绍,知道作者叫岑参,唐代著名诗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世上还有姓岑的。我觉得这个姓氏很好玩,他们的祖先一定是住在山岭上的,要不怎么会有岑姓?
那时,我的同桌刚好因病休学,老师便把她安排和我坐一起。坐下后,她很大方地对我说,以后请多多关照,说着伸出白皙的手跟我握手,我的脸倏地红了,心砰砰直跳,本来放在课桌上的手赶紧缩回来。
那个年代的中学生不同于现在,加之我生性腼腆,说话脸红,特别是跟女同学说话更是脸红脖子粗,所以面对她的手,我只有窘的份了,幸好老师进来讲课,暂时摆脱了尴尬。
整整一节课,我神情恍惚,老师讲的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几次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这让老师很纳闷,以为是我病了。拘谨加之寡言,还有特优生独有的骄傲,一整天我都不主动跟她说话,对她的提问也不怎么用心回答。但她始终微笑着。
晚自习之前,天有些黑了,我从宿舍出来,急匆匆往教室走,走到校园中间井台边的那棵紫荆树下的时候,一不小心,迎面跟一个人撞在一起,只听哗啦一声,一摞书落在地上。我一边说对不起,一边慌慌张张地弯腰拾书,对方也赶紧蹲下捡书,一抬头,两人都惊讶地喊起来:
是你。
是你。
不是别人,是我的同桌。岑小梦。这样的偶然其实在很多小说中都有,一点也不传奇,很俗气,可这的确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我手忙脚乱地帮她把书本收拾好,赶紧小跑着进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