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12890000000026

第26章 学生生理发现的启迪(4)

威尔斯塔特是德国人,出生在卡尔斯鲁厄城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中。他从小就喜欢花草树木,和“绿色工厂”结下不解之缘。中学时代,他学习成绩出众,聪明过人,不足之处是十分自负。他的老师贝耶,为了帮助他改正缺点,经常在课堂上提些问题让他思考。威尔斯塔特常常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贝耶老师当众批评他,指出骄傲是成材的拦路虎,勉励他培养虚心好学的品德。老师的教导,威尔斯塔特一直铭刻心怀,直到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时,常常以此来告诫自己的学生和子女。

1905年,当许多科学家因为提取叶绿素失败而偃旗息鼓的时候,威尔斯塔特却鸣锣开道,居然选定当时世界公认的大难题,并且以必胜的信心和百倍的勇气,向科学的尖端攀登。

他认真地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前人的失败是在于分离方法上的错误。他开始用茨维特发现的色层分析法来提取叶绿素。

他割下自己住宅周围的青草,把它放到几个大瓶子里,并且倒上酒精,让叶绿素和其他的有机物都溶解在酒精里。等叶绿素全部溶解以后,再让溶液通过装有各种吸附剂的吸附柱,利用吸附柱对各种物质不同的吸附力,把其中杂质一一吸附干净,剩下的经过反复结晶,就得到叶绿素的纯品了。

威尔斯塔特在提取叶绿素以后,又继续做实验,分析它的成分。经过反复化验,才弄清楚叶绿素是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碳、氢、氧、氮和一种金属元素镁五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接着,他对每种元素的含量一一作了测定。

威尔斯塔特在提取叶绿素的同时,还发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两种叶绿素:一种是蓝绿色的,叫做叶绿素a;另一种是黄绿色的,叫做叶绿素b。叶绿素a和叶绿素b犹如兄弟俩,它们的成分相差无几,而且都有吸收太阳光的本领。只在内部结构上和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方面,有一点点差别;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叶绿素b是辅助色素,只有叶绿素a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威尔斯塔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苦战了十个年头,才完成这项课题。他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研究科学最大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学问应从最难的地方入手,因为在深究难题的过程中,许多枝枝节节的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真是字字珠玑,道出了治学的真谛。

瑞典科学院为表彰威尔斯塔特取得划时代的功绩,于1915年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金。

威尔斯塔特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后来和另一位科学家费雪共同合作,进一步探索了叶绿素的内部结构,又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勤奋的费雪

从威尔斯塔特成功地提取叶绿素以后,科学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叶绿素的内部构造上。因为只有掌握了它的具体结构,才能进一步进行人工合成叶绿素的研究。虽然威尔斯塔特提纯并且测定了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是没有弄清楚这些成分的排列方式。这就好像人们只知道装配机器的部件,却不了解整部机器的构造而还是制造不出整部机器来一样。

费雪继威尔斯塔特之后,进一步探索叶绿素内部的秘密。他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终于揭开了叶绿素内部化学结构的秘密。

费雪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1881年,小费雪出生在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德国美因河畔。二十三岁那年,费雪大学毕业以后,就来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老费雪的实验室工作。

当时,老费雪正在研究糖类化合物,意外地发现一种叫做肼的化合物〔jǐn〕肼。肼是有毒的物质,在实验中老费雪曾多次中毒晕倒在实验室里。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年轻的费雪,使他懂得只有不畏艰险,孜孜不倦的人,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于是,年轻的费雪就带领一个实验小组,对叶绿素分子的结构进行测定。由于这项工作十分复杂,要一点一点地分离,一次一次地测量,来不得半点浮躁和粗心,因而有些成员沉不住气了,就半途而废,先后退出了实验小组。然而,费雪并不气馁,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坚持实验。他像工人拆卸机器零件那样,把叶绿素一部分一部分提取出来分析、研究,终于发现叶绿素是由四个叫吡咯的小环组成的一个叫卟啉的大环〔吡咯bǐluò、卟啉pǔlín〕,大环的中央有一个镁原子。这就好像机器的四个零件组成一个总部件,零件之间用镁做“桥梁”彼此连接起来。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工厂”的动力太阳光能像运输卡车那样一辆辆地通过镁“桥”,送往“车间”,把“机器”发动起来,进行生产。

费雪还发现,植物叶绿素的结构和动物血液中的血红素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叶绿素的中心是镁原子,而血红素的中心是铁原子。这个有趣的现象告诉我们: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后来,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生物的进化,才使动植物分家。在这两种重要的色素结构中,只是换上各自需要的不同“桥梁”,履行不同的功能罢了。

费雪在测定叶绿素结构的过程中,光是实验的原料就用了几十吨;每一个实验成果的取得都要通过几百个化学反应,经过几千道关口。他力求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方法进行实验。有时候,他为了测定一个反应数据,竟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费雪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奋斗了30年,才把这个号称“头等化学难题”——叶绿素的结构攻下来了。这中间凝结了科学家的多少心血啊!难怪他在1930年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激动地掉下了晶莹的泪珠。

化学合成大师

叶绿素的内部结构研究清楚以后,科学家们又集中攻破了关于人工合成叶绿素的新课题。是谁走在前边呢?美国化学家伍德沃德经过几年的苦心钻研,破天荒地合成了叶绿素。

伍德沃德继续费雪的实验,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先后合成了四个吡咯小环,然后,像高级焊接师那样,小心翼翼地把四个吡咯环“焊接”在“镁桥”上。这部奇妙的“机器”十分娇嫩,连接每个“零件”和“部件”都必须十分小心,有条不紊,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错,否则,就得全盘返工。伍德沃德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还发明了许多试剂来保护和检查每一道工序。经过四年的奋战,终于在1960年人工合成了叶绿素。人工合成的叶绿素和从绿叶中提炼出来的叶绿素不但物理、化学性质相同,而且还有同样的生物和光合作用的活性。

伍德沃德被人们称颂为“化学合成大师”。叶绿素的合成和胰岛素、核酸的合成一样,是近代有机物合成的三大成就。

伍德沃德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和他从小立志做个化学家分不开的。

伍德沃德出生在美国波士顿一个职员的家里。他从小就立志向富兰克林、爱迪生等前辈科学家学习。念小学的时候,他就酷爱化学,常把零用钱节省下来,购买化学药品和简陋的仪器,在家里的地下室,办起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假日,他就一头钻进实验室,专和试管、烧瓶、药品打交道,沉醉在这个有无穷乐趣的小天地里,甚至往往忘了吃饭。进中学,他就赢得了“小化学家”的浑名。大学一年级时,他在化学方面显示了独特的才能,被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称为出类拔萃的化学天才。

40年代,他最先合成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后来又合成了番木鳖碱,从而崭露头角。50年代,又合成了胆固醇。到了60年代,他成功地人工合成了叶绿素。1965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当时,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郑重地说:“缜密规划,力促其成。”也就是说,在进行研究之前,要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周密部署,订出规划,并且利用一切先进的工具、仪器、方法等等。这句话应该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

从威尔斯塔特提取叶绿素、费雪测定叶绿素结构到伍德沃德巧夺天工地合成叶绿素,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才逐步揭开“绿色工厂”的秘密,特别是叶绿素合成,为人工模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辟了光辉的前景。

在植物体里,由叶绿体合成叶绿素。合成的步骤和动物血液中的血红素合成很相似。只不过合成叶绿素需要加入一个镁原子。可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跟铁也有关系,当培养植物的土壤中缺乏铁的时候,叶绿素就不能合成,叶片上出现“缺铁现象”。如果往叶片发黄的盆花里加入一些硫酸亚铁,叶片就慢慢地恢复绿色了。至于铁在什么步骤以什么形式参与叶绿素合成的,目前还不清楚。

希尔试验

叶绿体在叶片细胞中,只要有太阳光,它就能正常生产。能不能把它从绿叶中搬出来生产呢?

19世纪中期,有许多科学家力图把叶绿体从活细胞中分离出来,看看它能不能继续生产。可是,实验接二连三地失败了。他们发现叶绿体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也不能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立即停止。于是,有人振振有辞地说:“叶绿体只有在上帝创造的生命体内,才能赐给众生食物。”

年轻的英国科学家希尔,不相信这种宗教胡说。但是,叶绿体从细胞中分离出来以后,到底还能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呢?他决心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1939年秋天,希尔采集了几十片野芝麻的绿叶,细心地撕去叶脉,把叶子切成碎片,放进研钵中,加上30毫升食盐磷酸盐溶液和少量的石英砂,用力研磨后,用两层纱布滤去残渣。把滤过液装进试管,在小离心机上旋转半分钟,然后除去砂粒和碎叶片。再把剩下的滤过液离心旋转以后,在试管下部沉淀下来的就是叶绿体了。最后,再取5毫升的食盐磷酸盐溶液,把叶绿体倒进去,叶绿体就悬浮在盐溶液中,从而做成了叶绿体悬浮液。

接着,希尔用两只试管,各装进2毫升叶绿体悬浮液,再分别加进去1毫升黄色的草酸铁溶液。然后,把一只试管放在阳光下照射,另一只放在暗箱里。3分钟以后分别取出,放在沸水中加热两分钟,再放进离心机里旋转,使叶绿体沉淀。

取出试管以后,看到照光的溶液变成了桔红色,而暗箱里的那只试管颜色没变。桔红色的溶液是什么呢?原来,阳光照射叶绿体以后,经光合作用放出的氧和草酸铁进行了化学变化,使得黄色的草酸铁变成了桔红色的草酸亚铁;在暗箱里的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里的颜色没改变。同时,希尔还测到了在阳光下的那只试管里放出了氧气,不过数量很少。这个轰动世界的“希尔实验”证明:“车间”搬出来以后照常可以生产。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希尔在提取叶绿体的时候,把叶绿体的外被膜也就是“车间”的“围墙”给破坏了,进行卡尔文循环的酶流了出来,这样就不能和二氧化碳结合了。以后,科学家们细心地用种种方法保护了叶绿体,在试验过程中不使“围墙”破坏。这样搬出来的“车间”,还是能够和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变化的。

希尔把叶绿体从细胞里搬了出来,这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起了突破作用。首先是他把细胞给打开了,这对于后来深入地研究光合作用内部反应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4.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二百多年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为了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不过,人们对于绿叶的光合作用,现在也只是知道一个粗略的轮廓,许多细节还不很了解。要想更深入地探求光合作用这样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的全部奥秘,还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光合作用是在一个很精致、很复杂的“工厂”中进行的。各种植物的“绿色工厂”的设备和装置也不完全一样,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不同植物的“工厂”特点,分析“工厂”中的各种设备,力图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用遗传学知识提高现有农作物等的光合作用效率;并通过对“绿色工厂”设备的详细解剖和分析,在掌握它的生产原理以后,用现代化学、物理和工程学的知识来仿效它,以便高效率地生产品质最优良的产品。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目标啊!

那么,当前科学家们对于光合作用的研究,正在开展哪些重大的研究课题呢?

变三碳植物为四碳植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可分为三碳植物和四碳植物两类。所谓三碳植物,是指二氧化碳进入绿叶以后,先形成一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这类植物比如水稻、小麦、大豆、天竺葵等等。而四碳植物,是指二氧化碳进入绿叶以后,先形成一个含有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这类植物比如甘蔗、玉米、高粱等等。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三碳植物和四碳植物的呢?

6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用天竺葵做实验,发现在光照下,叶片吸进的氧气很多,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也很多,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光呼吸。天竺葵的光呼吸是比较高的,但是光合作用的效率却很低。

到了60年代中期,他们又发现另一种植物甘蔗的光呼吸很低,甚至几乎没有光呼吸,可是它的光合作用效率却很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叶片内的维管束部分有皇冠状的细胞组织,这种独特的结构和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较强。比如,中午阳光比较强的时候,气孔开得很小、尽管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但是光合作用能够照常进行。而天竺葵、小麦等就不是这样,平时,它们的气孔开得很大,这样就不能适应强光的照射,体内的水分都被蒸发到周围环境中去了,所以一到中午,气孔就关闭,叫做小麦“午睡”,需要等到太阳斜射的时候、叶片再恢复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