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数学教学的趣味运用设计
12888400000003

第3章 数学教学的趣味运用指导(2)

一、巧妙利用古诗歌谣中的趣味内涵

在低年级课堂上,让学生吟诵耳熟能详的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既能给学生以简单数的概念,同时又给了孩子以美的想象空间。又如:“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可以问“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既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韵味、强化了儿童的记忆,又强化了百分数的应用。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可以问:这首诗哪位诗人写的,共有几句,每句都有多少个字,每行有几个字,每列有几个字,共有几行几列?既增丰富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又强化了小学生的数学行列知识。值得称道的是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意到了歌谣形式的利用,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19,右图。

二、灵活运用成语中的趣味形式

成语是教师们汉语约定俗成的语言精华,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但也蕴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奇妙、谐趣之处自然很多。如让学生开展猜谜游戏:猜测数字2468(无独有偶)、40÷6的小数无限循环(陆续不断)的成语含义,还可巧妙地利用成语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不要“9寸+1寸”(得寸进尺)、“一、二、五、六、七”(丢三落四),在学习上要千方百计(10001000=100100100)、万无一失(“0000”)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成语中的数学知识,既可以使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幽默诙谐的语言魅力,又能活化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善于灵活的运用成语中的数学知识,必然能丰富课堂内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三、开发游戏内含的数学趣味性

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听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使数学学习成为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数学新知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可以变通教学方式,通过师生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接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做他们非常熟悉的“拔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他们边玩边数数:“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老鹰捉小鸡时,老师身后第二位同学是谁?第六位同学又是谁?……”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认识了1-10。又如师生可以共同玩指鼻子眼的游戏,在培养学生反应敏锐性的同时,也学会了上下左右的方位概念。此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可以问:你是怎样分辨左右的?谁有好办介绍给大家?然后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现在看看自己周围,你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好朋友,介绍到谁,谁就站起来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数学游戏肯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也能增加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友情。

四、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意趣有加

在为一年级学生教学完时间的认知后,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尝试:如果今年五一放假,你是准备城市旅游还是野外郊游?如果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请你和自己的小朋友一起拟定一个合理的旅游时间表吧。这样课堂上有了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会课堂气氛活跃、热情高涨。又如,在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问大家:今年春天小明的爸爸准备将家里一块面积是2600平方米的白茬地,种上蔬菜,请你也给他帮忙出出主意,种哪些蔬菜,按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并算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这样的情境设置熟悉而且亲切,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在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和想象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五、善于运用故事中的数学趣味

儿童的好奇心较强,故事和形象的图画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例如,课堂上在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概念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一只大猴给小猴分桃子。第一次分给4只小猴8个桃子,小猴很不高兴,觉得少;第二次分给8只小猴16个桃子,小猴仍旧觉得不够多;第三次大猴又分给12只小猴24个桃;小猴仍旧觉得不过瘾;最后,大猴分给16只小猴32个桃子,小猴个个都感觉很高兴,觉得占了便宜。同学们,你们认为是不是每只小猴都占了便宜?为什么?这样学生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教师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有关的图画,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情节,编出合理的小故事,当然必须让学生运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西游记》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古典名着,借助这一题材,让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如右图(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P59),然后编出相应的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相信肯定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六、数学趣味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趣味数学知识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及其系统结构的建立;要丰富数学学习的途径和形式的变化,要正确设计数学问题,恰当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快乐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

2.要遵循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现实,促进学生科学知识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重点是研究如何把各种趣味活动进行科学地引导、扩展,使之成为学生智能与情感良性发展的有效过程。趣味活动是开启学生数学智慧,引导他们走向数学王国的一把金钥匙,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包括肢体操作、视觉观察、思维活动、情感体验等一同参与,将知识的学习变成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3.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必要的教学机智,要善于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正确发挥自身作用,善于激发并积极引导学生把表面化的单纯兴趣转化成真正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心理。要正确引导学生不仅要觉得学习数学好玩、有意义,而且要使学生会玩,知道怎样做才能把兴趣变成知识和能力。

3.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增加数学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长时间以来,教师们已经习惯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又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样呆板,这就使数学敬而远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如教“图形旋转”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风扇,和教师手里的玩具风车等等,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许多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缺少语文的具体描述性,也缺少美术那样的直观性,各种概念的叙述既枯燥又乏味为。要想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的具体,就要观察生活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这些现实的身边的数学知识来提高学习兴趣。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参与

这里的问题指学生迫切希望夺得解答的关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疑问。问题情境则是指在心气未至食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知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情景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是在备课时就应精心策划的。

比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教师们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给你一把20cm长的尺子,怎样测量远处一棵大树的高度,或者怎样测量当地某一时间太阳的高度。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心理上感觉既然是老师出的题就一定有解决办法,于是学生就会调动起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当然教师最好允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往往容易使思维集中在一点上,更容易靠近或达到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火候,适当地、逐渐地引入相似的原理但不出现概念。在原理的帮助下,学生们便会顺利达到目标。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保证让学生们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答案。假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有一定补救措施教师另行创造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得到满足。虽然后者效果不及前者,但毕竟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⑴组织一次对称面具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甚至三合板来制作。要学生制作对称图案的面具,并进行比赛,参加的学生一定会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⑵收集有对称图案的昆虫、动物的照片,进行展览。⑶教师课始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四、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关于“再创造”,荷兰着名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教师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数学课本是你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4.数学教学中应用性问题的运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地方来的,而是从现实世界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逾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的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